首页 > 传统

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我们形容一个才华横溢,文采极高的时候都是用到一个成语,那便是才高八斗。大家都知道“斗”是一种计量单位,十斗就是一石,那么在这个成语中为何会用到“斗”这个单位呢?而且为何偏偏是八斗,而不是九斗或者十斗呢?这其他两斗去哪里了?下面小编就来解开上面的众多疑问,给大家讲解一下才高八斗的由来和典故吧。

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才高八斗这个词涉及到中国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另一个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按理说这两人都不在一个朝代,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文方面的造诣是非常高的,其文学水平受到了南北朝时期广大学者的崇拜,将他的文章推崇为典范,曹植的才情可见一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其代表作品《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这样精美的文章,自然受到无数后人的崇拜,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曹植简直就是每个文人雅客心目中的诗仙级别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就是它的粉丝之一。

南朝宋国的谢灵运乃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也是一名优秀的山水风格的诗人,因为其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导致他寄情山水,写出了许多山水诗作的名篇,当时其诗文被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作大多描写名山大川,对自然景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成一派开创中国诗文界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文文学性很强,再加上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刻画,受到了当时很多文人雅士的喜爱。每次只要他一写诗,其作品都会遭到疯抢,导致大家竞相抄录。

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当时南北朝时期宋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把他召入京城在自己手下做事,经常让他在自己身边写诗作文。久而久之,谢灵运难免有些恃才傲物,有一次喝醉了大声说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句话虽然狂傲,不把天下人的才华放在眼里,但是也可反映出了曹植在当时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便是后来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了。

相关阅读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