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武威“两大王碑”留住蒙元历史记忆

本报全媒体记者李林山 李萍

见习记者甘曜毓

凉州区永昌镇,因元朝在西凉府城(今凉州城)北15公里建设新城永昌府(永昌路驻地)而得名。现境内有《大元敕赐西宁王碑》,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现存于原地碑亭内,保存完好。此外,永昌石碑“滚灯”名噪四方,被列入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以元朝墓为主的“四个墓群”也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其中高昌王和西宁王家族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领略那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精髓吗?记者带你走进永昌镇,穿越时光隧道,感受蒙元历史记忆……

大元故路统摄河西

12月11日,天寒地冻。记者一行前往凉州区永昌镇,寻找元代永昌府遗址。历经明、清两代几百年的沧桑洗礼,城内宫殿早已消之殆尽,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废墟之地。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初,元代永昌府城垣还基本保存完好,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非常坚固。古城南北二里,东西一里半,城周七里,坐北向南,开南门一座,城南门额嵌有砖雕“大元故路”四个大字,笔迹苍劲有力。城内元代遗存有正钦宫,东为碉楼墩,西为皇姑墩,北为月墩,南有府城隍庙。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在古城遗址所在地永昌镇居民住宅区,发现几米长的一段城墙,残高约5米,厚4米。现仅存《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及其遗址。

永昌府遗存城墙位于刘沛村,该城址是元代统治西北地区的见证地。望着眼前的残垣断壁,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元代管辖凉州、永昌等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昌府遗存城墙

史料记载,永昌府城原为元代永昌路所在地,今为永昌镇政府驻地。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帝国太宗窝阔台派次子阔端攻克秦(今甘肃天水)、巩(今甘肃陇西)等二十余州之后,率军入蜀。太宗十年(公元1239年),阔端由四川撤军到甘肃河西,驻扎在西凉府,为西凉王。太宗十三年(公元1242年),皇子阔端“开府西凉”,镇守西夏故地。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阔端与西藏著名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的版图。南宋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阔端病死,其第三子只必帖木儿世袭镇守西凉府。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十一月,只必帖木儿在永昌(今永昌镇地界)筑起了新城,元世祖皇帝忽必烈赐名“永昌府”,由此人们称只必帖木儿为“永昌王”。次年,忽必烈以永昌王新城所在地,“省西凉府入永昌路”,设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

“只必帖木儿镇守永昌路几十年。他死后,阔端的子孙一直世袭为永昌王,直至后来永昌王位无人承嗣为止。”永昌镇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的负责人说,虽然后来永昌王位无人承嗣,但永昌府作为凉州的中心,一直延续到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96年。

“两大王碑”见证历史

元代的永昌府怎么会出现《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和《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呢?

史料记载,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率领12万骑兵围攻高昌,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王的后裔历经波折,迁到永昌路定居。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元武宗任命纽林的斤为畏兀儿亦都护之职,并赐给他“亦都护”金印。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元仁宗即位,任命纽林的斤为高昌王,又赐给他“高昌王”印。从此以后,历代“亦都护”基本上以永昌为“治所”,“遥领”原高昌王国境内的畏兀儿民众。

大元敕赐西宁王碑近景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纽林的斤在永昌府去世,其长子帖木儿补化继位为畏兀儿“亦都护”、“高昌王”。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元文宗将帖木儿补化召至京师,因功任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中书左丞相、加太子詹事、御史大夫之职。其“高昌王”、畏兀儿“亦都护”一职由其弟篯吉担任。元文宗为表彰帖木儿补化及其祖先的功勋,诏命制作《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元代著名大学者、时任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虞集受诏撰文。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帖木儿补化离京归乡,招募工匠将虞集文章镌刻为碑,树立于祖莹前。清朝时,此碑被当地群众挖出,上、下两段凿为碾磨。1933年秋,仅存的中段又在当地出土,1934年由武威人唐发科、贾坛等人移置武威文庙保管。碑残,仅剩半断,残高175厘米,宽169厘米,厚46厘米。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的来历也与此有关。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高昌王的部将阿台不花随纽林的斤率部迁到凉州永昌府,以后其子孙忻都、翰栾也世居永昌。忻都,生于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十月,至正二年(公元1362年)正月卒,享年61岁,死后葬于永昌府的石碑沟。忻都的儿子翰栾是地地道道的凉州人,他在元惠帝至正年间任中书平章政事、副丞相,官居从一品。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十月,元惠帝追封翰栾之父忻都为西宁王,并立《大元敕赐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铭》于永昌。

大元敕赐西宁王碑远景

《大元敕赐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铭》现存石碑村。来到该村西宁王府旧址,在管理员的介绍下,记者一行拾级而上,《大元敕赐西宁王碑》耸立眼前。该碑座为龟跌,碑首刻蟠螭,上刻书“大元敕赐西宁王碑”8字,碑正面为汉文,碑文为元代著名文学家危素撰写,叙述了翰栾的父亲忻都公及其先辈“居官治世,克尽乃职,兴利去害,屡献嘉谋”的丰功业绩。该碑由碑座、碑身、碑首组成,高5.80米,高1.60米,厚0.450米。碑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回鹘文(蒙文),全文共32行,每行63字,是我省保存体形最大的汉、蒙文字碑刻,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触摸历史,思绪万千;感受人文,感慨无限。一段辉煌又遥远的蒙元历史,只能由遗存下来的一段城墙和两块石碑见证,让人唏嘘不已。欣慰的是,1981年9月,《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和《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高昌王和西宁王家族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滚灯”轰动一时

“滚灯舞”也叫“顶灯”,属一种祭祀性舞蹈。据石碑村老一辈村民讲,“滚灯”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古代当地一片沼泽,一日忽见天空飞物,为天神遨游,自北向南而过,恰被一担水女子识破真相,倏变为凡物坠落凡间,化作巨龟驮碑。此碑原在平地,后遇一仙道施求拱土筑台,使神碑立于高台之上,成为众事之神。滚灯作为巫舞,由此产生。

每年正月十五日,永昌群众在石碑前立木架,并摆放点燃灯盏,摆成“天下太平”、“预祝丰年”、“国泰民安”等字样,以祈年丰人寿。舞蹈表演者富杂技技巧,勒头带、普太保衣、灯笼裤。腰系宽带、脚穿白程,表演时头顶瓷碗,碗边的色彩装饰为荷花形,内盛泥土,插燃烛一根,随锣鼓乐起舞。动作主要有单摆、双摆、猴式、白鹤亮规、柳树攀根、鸭子凫水、鸭子煨蛋等。以较高难度的运作“滚灯”最为高潮,一般为晚上表演,突现队形变幻与灯的表现。相传表演舞蹈为十六套,现整理挖掘存有十套。滚灯舞风独特,是古凉州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之一,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现因经济条件制约,表演间断,传承无法延续。

石碑滚灯

正月十五日晚八时,石碑滚灯表演开始,一般为12人,据推测取意十二生肖、十二月、十二时辰等。表演者特殊装束而出,额上顶碗,碗里置泥,泥中插蜡,碗边糊纸,上贴由本地心灵手巧者所剪十二生肖图案,纸高出碗沿10寸许。表演者双手做虚托碗状,首先绕场几周,然后起阵法。“四门斗底”,围绕八卦阵图走;“八角茴香”,步步绕着8字走;“蛇抱九蛋”,形似蛟龙出海乘云起;“辫蒜瓣”、“卷棉花”,一绕二紧三卷儿;“大雁展翅”、“猴子望月”、“柳树盘根”,两人相勾腿套腿;“童子拜观音”,诚信虔拜得福禄;“双环套月”、“单摔双摔”,扭着屁股左右摆;“母鸭偎蛋”,小心挪脚碎步紧;“鸭子凫水”酷似鸭子水中游;“莲花盛开”,中灯一立莲瓣抖。滚到最后,12人齐趋于地,360度大转身,之后将灯从额上取下,放两排,碗等距,舞灯者一人“老鼠倒仓”(俗称翻跟斗),12人从碗距间翻过(也称打车轮),后滚灯才告结束。随即观灯(因其有唱之意,故应为唱灯)开始。唱灯者或2人或4人,须有熟知曲调、歌词者才能胜任。曲调为西北民歌花儿,悠扬顿挫、唱调铿锵、韵律圆润。唱者从第一盏灯唱起,唱完12盏,再重复,歌词内容多限于历史人物或典故,一问一答,诙谐有趣,又不乏教益,一直到曲终词尽。此时,皓月当空,灯月相映,万人齐喧,车欢马叫,人们意犹未尽,踏月归家。

永昌镇石碑村闹滚灯由来已久,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石碑村的滚灯具有地方特色。1957年,石碑滚灯曾轰动一时,并赴张掖专区参加调研,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1997年农历正月十五,石碑人又立架起灯,重组滚灯班子,使石碑“滚灯”流传于今。2007年,“滚灯舞”被列入武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或修改

严禁擅自抓取和跨平台发布

责任编辑:张福民

编 辑:任立锋

来源;武威日报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