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松江,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上海松江,一个古老而熟悉的名字,一个寻祖问根的地方,一个值得回味思考的地方,一个休闲度假的地方。众所周知,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民间素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今天踏上松江这片土地,且听我娓娓道来。

朱雀门为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正南门,依据中国古代"四象"学说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朱雀门及两侧建筑的设计呈门楼残垣风貌,主要是展现广富林古镇的历史沧桑,代表着曾被冠为"云间北道第一镇"的历史辉煌。

广富林,原称皇甫林、广福林,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东岸。广富林地区地处上海松江(北)新区,古代属于华亭谷范畴,孕育了灿烂的广富林古文化,有"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的说法。松江古称"云间",百姓把广富林誉为"云间北首第一镇"。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一个沉淀着数千年历史的风水宝地。

在这里,有着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在这里,发掘出了不同于良渚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在这里,发现了东周至汉代的建筑遗存,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具有完整城镇形态的遗址。上海出现城镇的历史将因此而改写。广富林成为上海历史文脉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江地区的史志上,最早的一本南宋的《云间志》还没有提到广富林这个地名,只提到集贤乡。到了元代,史料上出现了广富林的名称。

据了解,这里复原修葺的徽派古建筑,多是搜集自散落在安徽乡村的古建筑,再原汁原味搬迁而来,一砖一瓦以及所用的木头大多已有数百年历史。

蜿蜒的青石板路,连接着白墙黛瓦的徽派院落,清净幽远;抬眼看去,马头墙、屋脊、廊柱、门墙和木窗上的雕花,古朴雅致……一座揽尽上海数千年历史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正慢慢揭开神秘面纱。

站在外围看广富林遗址

到了清代末期,由于遭受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古镇湮没在杂草丛生的泥滩之下。

其实,徽派建筑与广富林地块有着深远情结。周边乡村的老人们都知道,这里曾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富饶古镇。

进入展厅门口,巨大的树根盘虬卧龙,展厅内不仅陈列有许多从广富林遗址出土的文物,还真实地还原了发掘现场。

让我们进入水下的纪念馆开始寻根之旅。

广富林文化是介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一种新文化,距今4000年,在公元前2310年至2320年之间。相比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它承续时间短,分布范围小,影响力有限,最大的特征是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末期的文化谱系。

直至1958年,当地村民在开河时挖到古代文物,广富林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因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远古印记)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住宅为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还发现了稻壳和稻米,而发现的鹿角和猪骨可能表明,当时的先民已把猪和鹿作为肉食来源。

(古城千秋)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来此狩猎,看见五头雄壮梅花鹿,鹿茸高耸,美妙之极,寿梦不忍射杀,跟踪前行,谁知五头梅花鹿一转进山林便不见了踪影。五鹿美妙的形象让寿梦难以忘怀,此后寿梦常到这里行猎,但再也没有见到这五头漂亮的梅花鹿。从此松江有了一个漂亮的名称——茸城。

(云间二陆)二陆,指陆机和陆云,这里可以看到"二陆草堂",西晋时松江名士陆机、陆云兄弟俩读书写字的地方。这部分的展示,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乃至两汉以前,几乎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下文我们会前往小昆山园,再次去了解二陆读书台,二陆草堂。

(云间纪事)各种店铺,王开照相馆,申报馆、金门大戏院,穿梭在历史的上海街头,让人恍惚忘记今昔是何年。

领略了六千年的文化、人文、历史底蕴!

会看到旧时的评弹、大户人家的"豪宅"、棉纺织店的黄道婆、竹器店、米行、酒铺、药店、打铁铺、剃头,还有民国时期的邮局、火车、铛铛车、电报。。。还有各种小广告。

旧时的火车站,铛铛车。

从远古慢慢穿越到近现代。

走出了水下博物馆,对岸就是知也禅寺。

陈之龙纪念碑

陈之龙纪念馆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卧子坊,为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陈之龙建立的牌坊。

中国,三教合一,因此在很多地方,寺庙往往和道观相连,甚至相通。在广富林,知也禅寺和道观三元宫之间有门洞相通,成为广富林主要的建筑群。三元宫和知也禅寺的区别除了一个道观一个寺庙之外,建筑模式上,三元宫是仿造宋代,有华丽的飞檐斗角。三元宫与知也禅寺相连,因此望过去一片飞檐斗角很是壮观。正殿西面有一面大鼓,东面则是一口大钟,中国人传统的暮鼓晨钟。

庄重典雅的富林塔

"知也禅寺"座落于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内,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禅寺的重建旨在弘扬祖师的慈悲大德,以供后人永恒追思、效法古德、励志后学。

智慧道场

知恩报恩,禅净双修

长廊与湖上建筑互相辉映,形成一幅美画。

广富林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域是"水上博物馆",它采用了仿木梁的外立面结构,四周由湖水包围。远处望去,整个博物馆如同漂浮在水上的木质屋顶,极具远古特色。水不在深,有景则灵。

湖中有一座二百多米长的石板桥,其间用二座仿古石桥连接。这座长桥静静地躺在平靜的湖面上,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徽派建筑清秀典雅,一面面粉墙灰瓦的马头墙墙壁间有一扇徽派建筑特有的飞檐翘角的门楼屋檐。徽派建筑的特点是"无宅不雕花",它通常采用石雕、木雕和砖雕。

这里风景独特好,在这片看似普通的农田之下,却是广富林最最宝贵的珍品。远处几个硕大倒卧的酒坛,是博物馆的工地。广富林遗存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所有其他文化。

广富林朵云书店,这栋保留非常完整的徽派建筑"明代高房"中轴对称,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主体以木结构为主,结构严谨,讲究韵律美。

阅读之余,可就近坐下,或是倚窗眺望,与人交流,或是独自安放。

一种"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的美好体验。

中国书院式茶道代表,泉水淙淙,松风煮茗。以茶洗心,以茶载道,以茶入禅。

在书香,茶香,禅香,翰墨香中体会宁静致远。

合掌度假村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广富林"关帝庙"是上海唯一获得山西关帝祖庙授碑的宫观,主供神"关公"是民间普遍推崇和信奉的武财神,掌管天下钱财,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平安辟邪的神仙。

感觉穿越了千年。

广富林"城隍庙"是供奉松江府城隍、娄县城隍、富林城隍三位一体的城隍总庙。城隍是汉民族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在阙门进入后中轴线的尽头,有一个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骨针广场,中间竖立着一根象征先人编制衣被渔网的工具骨针,这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的代表性遗物。它既代表了广富林遗址时光的久远,也象征了广富林先人的智慧与勤劳。

游览完广富林遗址,我们驱车前往小昆山园,独览昆山,云间二陆,峥嵘永继。

小昆山园位于松江西北境内,距城区约10公里处,地处九峰之西南端,小昆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前人将"二陆"比作美玉,以"玉出昆冈"来赞誉他们。

盖一亭,名曰"华亭",四周幽静,华亭为松江的古称。溯源松江名称,乃因上海地区唯有松江有山也有水。山为浙江天目山余脉,谓之"九峰";水为长泖、大泖、圆泖、谓之"三泖"。有山便有谷,山水拥伴,水名"谷水"是也;山水列翠,地名,"华亭谷"是也。

山腰有二陆读书台。

松江老城区的一些名胜地,主要集中在中山中路西林路至中山东路方塔路(约2.6公里)两侧。如果你愿意自西往东游览一遍松江老城,不妨从中山西路起步。这里是云间第一桥,位于松江区松江镇中山西路玉树路西,初名安龙桥,因横跨古浦塘又称跨塘桥,初建于宋代,系木结构大桥,南北向。北桥在明代某年端阳节相传一次龙舟节,观众挤于桥上,因超重而坍塌。

云间第一桥旁边的壁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沿岸白墙涂上了以传统山水画为主题的特色彩绘。

陈子龙组织抗清起义,不幸被捕,他宁死不降,途经云间第一桥时,纵身跃入河中自尽。祭江亭,后人为纪念陈子龙而建。

大仓桥,位于松江城西,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桥原名永丰,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

桥的对岸是灌顶禅院。

松江杜氏雕花楼,现存四进,第一、二进为清代老楼,第三进建于民国,第四进为杂院。第三进是整个院落的主建筑——"雕花楼",这是杜氏为其女儿结婚所造的新楼。

楼房豪华富丽,腰瞻枋木雕有穿枝二龙戏珠图案,其他外露的木构件和门窗隔扇,均满雕精细图案花纹,其中有些是西式图案。

心若无尘,清风自来。

屋顶为硬山式马头山墙,小青瓦白粉墙,色调素雅,典型的江南水乡民间古宅。

静看世间花开花落。

上海市松江西林禅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

为中国海派国画艺术大师程十发先生而设的程十发艺术馆位于松江老城区华亭老街东端。

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生平实物及程十发作品出版物原件。

松江清真寺原叫真教寺,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年至1367年间,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现在存在的寺墓合壁是中阿两族文化交融的建筑,尤其是窑殿,邦克楼和达鲁花赤墓,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和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

松江清真寺是一座融合中国宫殿式古典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

寺东侧为邦克门楼,又名宣礼塔,是为穆斯林前来礼拜用的。屋面十字脊,内壁为砖拱球顶,下辟门洞为出入道口,这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门楼上有精细的砖雕和古老经文,"安拉授意世间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是麦加的克尔白清真寺"。

松江,历史悠久、人文蔡萃、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古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在形态结构上,应袭唐代砖塔风格,砖身每层四面辟壶门,门内通道上施叠涩藻井,内室用券门。

"照壁",古时是作为殿宇大宅前的屏障,这座照壁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的照壁,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中间刻一麒麟,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姿态。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

因为付出,才有收获。因为远方,所以探寻诗意。

往后余生,只有回忆才是您的导师!

秋高气爽之时,古银杏苍翠挺拔。

"云间第一楼"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原为松江府署谯楼,现松江第二中学大门口即是此楼楼基残墙。方塔公园对面,"云间第一楼"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破坏,仅存残架,后又毁于1951年台风,仅剩楼的残砖碎瓦和台基。在20世纪末,重新仿造新楼,立横额"云间第一楼",又竖《重修云间第一楼记》石碑。松江古称"云间",故称之为"云间第一楼"。

松江唐经幢,全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现存21级。各级分别以托座、束腰、圆柱、华盖、腰檐等形式叠成姿态优美的经幢,每级大部分作八角形。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雄伟秀丽,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

这条路通往天马山。天马山,人文历史悠久,为松郡九峰中第八山。主峰海拔98.2余米,山势巍峨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为上海陆上海拔最高地点,也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有南北两峰,形如天马,故名。黑松、油桐、毛竹等郁郁成林。

护珠塔,又称护珠宝光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由于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紧挨护珠宝光塔20米处,有一古银杏树,相传为宋银甲将军周文达亲手种植,树龄距今已有700多年。

天马山有一馆、一祠、一楼、一庵、一庙、一寺、一道院、二亭、二池、二寺、二堂、二精舍、二塔、二山房、二草堂、三泉、三台、三园、三轩、四殿、四阁等胜景,以朝真道院为中心。

每次的相聚时光都有很多收获,希望每一次旅行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收获属于你,永远都在。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