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西域游牧民族变迁(白种人退却,黄种人西进的历史)

​​四千年来,亚欧大陆的北部一直是各种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家园,而这些民族的人种并非完全相同。在秦汉时代,叶尼塞河与阿尔泰山是阿尔泰语系黄种人和印欧语系白种人的分界线。在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白种人部族,他们几乎都说着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语言。这些东伊朗民族在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绿洲城邦国家,如楼兰、焉耆、龟兹、于阗与疏勒,他们被统称为吐火罗人。而在天山以北、叶尼塞河以西以至里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白种游牧部族,他们与城邦定居的吐火罗人一样,也是操东伊朗语的民族,被泛称为塞种人。后来从祁连山下西迁到中亚的月氏、乌孙也来到这片区域,他们逐渐与塞种人融合,形成后世的粟特人。

在叶尼塞河以东的漠北草原上则生活着各种各样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黄种人游牧部落,他们相互之间不相统属,互相征战,逐渐形成了若干以某部落为主导的部落联盟,如匈奴、丁零、柔然、突厥。在匈奴以前,各游牧部族几乎都处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在匈奴兴起后,几乎所有草原部族都被统一归入“匈奴”这个新的奴隶主政权,它超出了部落联盟的范畴,已经初步进入了阶级社会。匈奴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大为衰落,已经无力保持自己在草原上的地位,于是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入居塞内,归附汉朝,魏晋南北朝以后融入华夏;北匈奴则一路西迁,不知所踪,或云四世纪时入侵东欧并引发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匈人即为其后裔。匈奴政权消失后,原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的山林渔猎民族鲜卑(来自东胡)开始走出大山、进入草原,留居漠北的部族又开始自号鲜卑,等于是加入了新的鲜卑部落联盟之中。而鲜卑人的兴趣并不在草原,相比于游牧生活,他们更喜欢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大多数都只是以漠北草原为跳板,进一步南迁到中原或河西的汉族内地,纷纷建立政权。只有一部分鲜卑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南下,他们结合当地的游牧部落,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联盟——柔然,并逐渐发展成了更高级的形态——柔然汗国。以上这些民族都是黄种人。鲜卑、柔然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匈奴语系属不明。

草原西北部是阿尔泰语系内突厥语族民族的传统势力范围,而且一直都存在统一的部落联盟,在秦汉为丁零,南北朝为铁勒,后来随着漠北草原的势力真空而东进。在柔然汗国衰落时,铁勒部落联盟也逐渐瓦解,铁勒诸部先后出击原“宗主国”(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先后形成了突厥、薛延陀、回鹘等汗国。他们是现代维吾尔族、裕固族、土耳其族、土库曼族、阿塞拜疆族的直系祖先,都是黄种人,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至于今天的维吾尔族、土耳其族为什么一个个高鼻深目、颧宽眼大、须发浓密,俨然一副欧罗巴人种的面容,原因就是民族融合。铁勒诸部的游牧民族后来先后西迁,他们本来人口就少,来到印欧人中间仿佛水珠掉进了大海,反被当地人给同化了。他们与中亚、西亚的欧罗巴人种混合,数代以后,面貌就逐渐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结来说,种族大迁徙是新疆地区四千年来的历史主题。一方面是欧罗巴人种东进,另一方面是蒙古人种西迁,这两大人种于3000年前在天山地区相遇,发生了融合。从史前的情况看,欧洲人种东进比较活跃,他们最远曾到达中国的陇西地区(诸戎);但是在近两千年里形势发生逆转,蒙古人种的西进较为活跃,从东方的草原走出了一拨又一拨强悍的游牧民族,他们征服了西方的印欧人,但也被其所同化,甚至连基因也被大量置换,唯一留下来的只是他们的语言。










​​​​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