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真实的抗战肉搏战:国军用手榴弹同日军同归于尽

在电视剧《抗日奇侠》中, “手撕鬼子”情节引起观众热议。 实则在抗战期间, 确有“手撕鬼子”的真实战例, 而且是单手撕鬼子。

电视剧上赤手空拳如撕纸般撕开人体, 不符合物理常识。 “手撕鬼子”需要兵器配合。 而唯一能在面对面交手的白刃近战中, 俐索发挥一瞬间撕开人体威力的武器, 只有手榴弹, 尤其是当时中国制式的巩造木柄手榴弹。 1943年11月30日, 第57师第170团第1营营长张庭林中校, 在常德巷战中, 以巩造手榴弹“手撕鬼子”, 载于史册。

1943年深秋, 日军发动常德会战, 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 向常德发动向心攻势。 第六战区诱敌深入, 以常德城为饵吸引日军, 常德守军能否韧强固守是会战成败关键。 在半年之前, 第六战区以上高会战中死守上高城的第74军第57师进驻常德, 以寸土必争打巷战的死守决心积极构建城防工事。 据攻城日军描述, 城内各交叉路口等要冲均筑有水泥碉堡, 街巷角落均被充份利用, 遍筑明碉暗堡, 并打通民房部署侧射斜射火网。

第57师喊出“南八精神”, 仿效张巡死守睢阳壮怀。 南八精神并不是空洞口号, 巷战是最血腥的面对面搏杀, 死守碉堡据点没有机动空间, 一步不准后退。 日军攻击时, 各明暗碉堡据点的火网固然能以猛烈步机枪集火打退来犯日军一两次, 但日军摸清碉堡位置, 就会以大队炮摧毁碉堡。 要完成死守任务, 不但要固守坚固安全的碉堡, 更要经常跃出碉堡, 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猛烈逆袭, 以白刃近战斩杀来敌, 让日军晕头转向, 无法部署步兵炮, 才能争取存活固守的时间。 而在狭小街巷中的逆袭, 就是最血腥的白刃战。 因此第57师紧抓狙击、刺枪与手榴弹投掷等近战三大基本战技, 战士更需有“死则死矣”的南八豪情。 巷战的决胜点不在战术, 而在誓死肉搏的牺牲精神。

以南八精神奋战到底的常德城保卫战, 打成了炼狱之战。 最猛烈的步机枪火网大量杀伤突入城区的日军, 打退来敌之后, 连排长立即率领预备队跃出据点, 白刃逆袭, 猛烈投掷手榴弹之后的剌刀冲杀, 杀出最血腥的尸山血海。 日军尸体拥塞巷道, 妨碍攻势, 只好乘夜间抢拖尸体, 清出冲锋路, 又将平射炮直接推上火线射击碉堡, 施放毒气, 战机以抬头能看清飞行员的超低空精确投掷燃烧弹, 常德城成为火海毒雾之人间炼狱。 打了一个星期, 防御工事已经毁灭殆尽, 残部退入核心阵地。 第57师副师长以下各级指挥官, 亲自在火线投手榴弹, 领导白刃冲锋, 连排长伤亡殆尽, 十员步炮兵营长战死八员。 在八员牺牲的营长中, 以手撕鬼子的张庭林营长最为惨烈。

张庭林的第170团第1营担任常德城东南角守备, 日军第116师团步120联队强攻多日, 于11月30日突破阵地, 第1营伤亡殆尽, 只剩残兵20余人。 是日深夜, 张营长率领最后残兵白刃逆袭, 在激烈肉搏战中, 左臂被日本战刀斩断, 痛极倒地。

斩断一臂所造成的大失血, 将使张营长在数分钟之内休克。 一般人此时必已放弃斗志, 一生经历快速在眼前闪过。 然而, 张营长却以难以想像的毅力, 在大失血中集中注意力, “以手榴弹系于腰际, 伪死俟敌近身, 发火与敌同归于尽。 ”

巩造木柄手榴弹的投掷动作是很繁複的, 而且需要双手协力。 右手握紧木柄, 左手拉去木柄底部护盖上的胶布条, 卸下护盖, 将连接拉火线的铜环拉出来套在右手小指上头, 而后再以右手投掷。

失去了左手, 张营长就不能投掷手榴弹。 他想必以单臂之力, 把挎在胸前的手榴弹背带取下来, 用力一甩绕在自己的腰上, 然后用右手卸去护盖, 将铜环套在指头上。 在日兵走近时, 他套着铜环的右手掌用力一拉, 完成了军人的光荣使命。 他之所以将手榴弹费事地藏在腰上, 想必是为了避免贴近的日本兵发现他身上有手榴弹。 如果手榴弹留在胸前, 套在铜环里的手指被日兵发现, 就失去了殉国之前朵拉几个的机会。 于是张营长在大失血时, 以最后的意志, 完成这一系列複杂的动作。

在张营长的最后意志里, 没有儿女情长, 没有徘徊眷恋。 他一心一意, 要在血洒沙场之前, 朵拉他几个捞本。 他单手引爆的手榴弹, 威力足以撕烂一大片鬼子, 这历史上真实的“手撕鬼子”。

留下张庭林营长“手撕鬼子”战况的王耀武报告, 见台北国史馆《蒋档》,第002-090200-00083-003号。

然而, 张营长“手撕鬼子”的场景, 与电视剧大不相同。 电视剧将人撕开, 动作乾净俐落, 一滴血也没溅出来。 但是以巩造手榴弹撕鬼子,却是极度惨酷的血腥画面。

巩造手榴弹仿造德国M23式木柄手榴弹,是杀敌效果却大不相同。跨越两次大战的“Stielhandgranate”德造木柄手榴弹以强震憾爆炸力杀敌,薄钢弹壳内装填170公克TNT炸药,高炸力的TNT在爆炸时使薄钢外壳炸碎为最小破片,发挥最大爆力。然而,中国士兵受体格之限,投掷力较为逊色,直接採用M23容易伤害投掷的士兵。一般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是20米,德军投掷低标27米,高标37米,不致于伤害自己。但中国士兵却很难突破20米。因此仿造M23的巩造手榴弹将装药量由170公克大减为120公克,而且混入一半河南豫硝(硝酸钾),实际TNT份量只有60公克,杀伤半径大幅缩小,而且炸力大减,无法将强韧的薄钢弹壳炸碎释放冲击波,因此弹壳材料也得随之改回一战之前“榴霰弹”的回头路,使用坚硬易碎的生铁翻沙铸造弹壳。小威力炸药能使生铁弹壳破碎成高速大破片,以破片杀敌。中央军校的战斗教育裁判标準,位于手榴弹落点3米内之兵员以战死计,3~5米以负伤计。换言之,轻量化的巩造手榴弹杀伤半径只有5米。

然而,这5米的杀伤半径,却是最血腥的。德造原厂手榴弹造成的创口小如步枪弹,但强震波足以粉碎五脏,口鼻流血。但巩造手榴弹却是以大块破片高速撕裂人体取胜,造成的创口比大口径霰弹枪还要血腥恐怖。锋利破片所及,肢体切裂残破,大片血肉内脏飞溅。美国电影常有壮士捨身扑上手榴弹,肉身为战友挡弹牺牲的壮烈场面,手榴弹爆炸时,捨身取义的壮士只是被炸得略略飞起,尸身仍然完全。这并不是电影偷懒,而是以震憾力取胜的德造木柄手榴弹,优势在以震波震碎人体内部,而不是以弹片外部切烂人体。然而,若是巩造手榴弹,高速横飞的大破片将会把捨身扑弹的壮士一瞬间劈斩破碎,掩体里的战友们人人都会被溅满一身血肉骨渣。

当张庭林营长单手引爆腰间手榴弹时,在他身边俯身查看的日军,3米之内将会被瞬间炸碎,3~5米的寇兵虽得全躯,但也会被大破片斩出一身窟窿。而张营长本人更是尸骨无存。三名士兵亲自见证了营长牺牲,在报告时,他们的军服上也许还黏着张营长的碎肉与骨片。真正的“手撕鬼子”是非常血腥的画面。

然而,如此血腥的手榴弹杀敌法,却是将士们在近战中最常使用的致胜战技。只是碧血横飞的惨酷战史,今日多已为国人遗忘。常德会战共有四位团长参战,其中第171团团长杜鼎留下回忆录。杜团长本人曾在战况最危险时,亲上大西门火线连投20余枚手榴弹。在他朴实的回忆中,手榴弹是守军最常使用的近战武器:第9连连长宋维钧,在沅清街“以手榴弹急投爆炸,快速火攻,白刃冲杀”,堵住城东南突破口;第3营营长张照普头部负伤,“仍裹伤投掷手榴弹向敌爆炸”;在小西门的恶战之中,第1连连长邓学志“亲率预备队向敌猛攻,用集中手榴弹向敌投掷,及白刃冲杀。邓连长左肩负伤不退,仍奋勇撑战。”在大西门,第3营少校副营长雷拯民“身先士卒,督阵冲杀,苦战死撑,并亲掷手榴弹炸击敌人…将敌击溃…壮烈为国殉职”……

率部固守北门外贾家巷阵地的第3连排长殷惠仁的慷慨殉国,更是杜鼎团长永生不忘的惨景。在阵地全毁,守兵伤亡殆尽的最后一刻,殷惠仁排长。“犹率余兵八名继续苦战。虽腿部重伤,仍继续指挥。待敌迫近,该排长乃以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最血腥的巩造手榴弹,既用于杀敌,也用于自杀。

1944年1月5日,王耀武向蒋介石打报告,为常德会战牺牲的两位中校与三位少校呈请特恤,这份由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代呈的报告,留下了张庭林营长“手撕鬼子”的忠烈战况。

张营长手撕鬼子的慷慨壮举,并不是特例,而是抗日老军人经常诉说的共同回忆。

第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丘志贤先生摄影。

但是以巩造手榴弹撕鬼子,却是极度惨酷的血腥画面。

巩造手榴弹仿造德国M23式木柄手榴弹,是杀敌效果却大不相同。跨越两次大战的“Stielhandgranate”德造木柄手榴弹以强震憾爆炸力杀敌,薄钢弹壳内装填170公克TNT炸药,高炸力的TNT在爆炸时使薄钢外壳炸碎为最小破片,发挥最大爆力。然而,中国士兵受体格之限,投掷力较为逊色,直接採用M23容易伤害投掷的士兵。一般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是20米,德军投掷低标27米,高标37米,不致于伤害自己。但中国士兵却很难突破20米。因此仿造M23的巩造手榴弹将装药量由170公克大减为120公克,而且混入一半河南豫硝(硝酸钾),实际TNT份量只有60公克,杀伤半径大幅缩小,而且炸力大减,无法将强韧的薄钢弹壳炸碎释放冲击波,因此弹壳材料也得随之改回一战之前“榴霰弹”的回头路,使用坚硬易碎的生铁翻沙铸造弹壳。小威力炸药能使生铁弹壳破碎成高速大破片,以破片杀敌。中央军校的战斗教育裁判标準,位于手榴弹落点3米内之兵员以战死计,3~5米以负伤计。换言之,轻量化的巩造手榴弹杀伤半径只有5米。

然而,这5米的杀伤半径,却是最血腥的。德造原厂手榴弹造成的创口小如步枪弹,但强震波足以粉碎五脏,口鼻流血。但巩造手榴弹却是以大块破片高速撕裂人体取胜,造成的创口比大口径霰弹枪还要血腥恐怖。锋利破片所及,肢体切裂残破,大片血肉内脏飞溅。美国电影常有壮士捨身扑上手榴弹,肉身为战友挡弹牺牲的壮烈场面,手榴弹爆炸时,捨身取义的壮士只是被炸得略略飞起,尸身仍然完全。这并不是电影偷懒,而是以震憾力取胜的德造木柄手榴弹,优势在以震波震碎人体内部,而不是以弹片外部切烂人体。然而,若是巩造手榴弹,高速横飞的大破片将会把捨身扑弹的壮士一瞬间劈斩破碎,掩体里的战友们人人都会被溅满一身血肉骨渣。

当张庭林营长单手引爆腰间手榴弹时,在他身边俯身查看的日军,3米之内将会被瞬间炸碎,3~5米的寇兵虽得全躯,但也会被大破片斩出一身窟窿。而张营长本人更是尸骨无存。三名士兵亲自见证了营长牺牲,在报告时,他们的军服上也许还黏着张营长的碎肉与骨片。真正的“手撕鬼子”是非常血腥的画面。

然而,如此血腥的手榴弹杀敌法,却是将士们在近战中最常使用的致胜战技。只是碧血横飞的惨酷战史,今日多已为国人遗忘。常德会战共有四位团长参战,其中第171团团长杜鼎留下回忆录。杜团长本人曾在战况最危险时,亲上大西门火线连投20余枚手榴弹。在他朴实的回忆中,手榴弹是守军最常使用的近战武器:第9连连长宋维钧,在沅清街“以手榴弹急投爆炸,快速火攻,白刃冲杀”,堵住城东南突破口;第3营营长张照普头部负伤,“仍裹伤投掷手榴弹向敌爆炸”;在小西门的恶战之中,第1连连长邓学志“亲率预备队向敌猛攻,用集中手榴弹向敌投掷,及白刃冲杀。邓连长左肩负伤不退,仍奋勇撑战。”在大西门,第3营少校副营长雷拯民“身先士卒,督阵冲杀,苦战死撑,并亲掷手榴弹炸击敌人…将敌击溃…壮烈为国殉职”……

率部固守北门外贾家巷阵地的第3连排长殷惠仁的慷慨殉国,更是杜鼎团长永生不忘的惨景。在阵地全毁,守兵伤亡殆尽的最后一刻,殷惠仁排长。“犹率余兵八名继续苦战。虽腿部重伤,仍继续指挥。待敌迫近,该排长乃以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最血腥的巩造手榴弹,既用于杀敌,也用于自杀。

1944年1月5日,王耀武向蒋介石打报告,为常德会战牺牲的两位中校与三位少校呈请特恤,这份由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代呈的报告,留下了张庭林营长“手撕鬼子”的忠烈战况。

张营长手撕鬼子的慷慨壮举,并不是特例,而是抗日老军人经常诉说的共同回忆。

第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丘志贤先生摄影。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