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课本里这几个被吹捧的历史人物,最后都变成了坏人,你知道几个

 

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小时候那些在课本里被大力吹捧的人物,长大后才发现他们竟如此不堪。

他们一些人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却是腐朽不堪。

凶残恐怖孟尝君

在以往的课本里,有那么一位叫孟尝君的人。

关于孟尝君,有着一个叫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

故事里说,孟尝君被秦昭襄王胁迫到秦国来当宰相,可却遭到秦昭襄王的耍弄,甚至到后面秦昭襄王还要杀了孟尝君。

当得知秦昭襄王要杀自己后,孟尝君为了自己的性命,连忙准备出逃秦国。

可是孟尝君等人的出逃,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阻碍,那就是秦国高大的城墙。

因为是深夜,所以秦国的城门还没有打开,不开城门,孟尝君等人又如何能逃脱呢?

但恰好孟尝君的随从里有两位奇人,他们一个善学狗叫,一个善学鸡鸣。

正是他们二人一番“鸡鸣狗叫”,让守城的将士们以为天快亮了,所以打开城门,孟尝君等人得以逃脱。

如果我们单看这个成语故事的话,会以为孟尝君是一个还不错的人。

可实际上,孟尝君却是一个凶残残暴之人。

因为,孟尝君出逃秦国的过程中,途经到赵国的一座小城池,期间孟尝君可能受到压迫。所以,他就在后来派出军队,将这座小城池的百姓全杀了。

不仅如此,小肚鸡肠的孟尝君因为与齐王不对付,所以后来他主持五国联军之时,就为一己私心派军进攻齐国。齐国也因为孟尝君,差点就此灭亡。

无耻至极的孟尝君还残杀百姓,简直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恶棍,就如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假仁假义的李绅

唐朝李绅的《锄禾》(《悯农二首》)里写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以朴素的语言劝诫人们珍惜粮食,然而《锄禾》作者李绅本人却是铺张浪费的反面人物。

年轻的李绅尚且体恤民情,写出《锄禾》这篇为普通农民百姓打抱不平的诗词,可后来李绅发达后他就变了。

身居高位的李绅,染上了官场上的腐败风气,不仅大肆铺张浪费,还成为了一个欺压百姓、搜刮百姓的贪官,整日游乐于各种娱乐场所花天酒地。

百姓们也因有这么一个贪官李绅,而苦不堪言整日惶恐不安。

但后来贪官李绅的事迹被人揭发,被朝廷剥削了三族,更是令他子孙永不得为官。

终于不孝的孔融

孔融让梨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孔融让梨的事迹也时常被家长们用来教导自己的孩子。

教导孩子们要像孔融一般,懂得孝顺和谦让的道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孔融最后的死因竟是与他“不孝”有关。

长大后的孔融已位列于鼎鼎大名的“建安七子”,而且他还凭着孔子的二十世孙的身份,成为了当时儒家思想的代言人。

有如此背景的孔融,自然受到当时朝廷的重用,更是被推举成北海国的国相。

时间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局势动荡,各路枭雄争霸一方,其中野心勃勃的曹操尤其突出。

本着汉室正统观念的孔融,自然对曹操很是看不惯,时常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打击曹操。

曹操也很恨这四处“造谣”的孔融,但考虑到他的身份,而且也没有找到孔融的把柄,所以一直没有动手。

但直到有那么一天,孔融一不小心发表了:“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这种不孝的言论。

曹操由此抓到了孔融的把柄,开始了对孔融的铲除计划,最后孔融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窃国贼子匡衡

凿壁偷光的匡衡,可能大家是耳熟能详的名人吧。

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困,甚至买不起油灯用来照明读书。

但勤奋好学、聪敏机智的匡衡,忽然看到邻居家中的光芒,于是偷凿邻居的墙壁引来一道光,用来给自己照明读书。

正是因为匡衡的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后来的匡衡成为了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并且考到了一个好功名。

匡衡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凿壁偷光的事迹被许多家长引用,用来劝孩子好好学习。

可实际上,匡衡自考上功名以后也染上了给官场的不良习气,到后面竟成为了一名“窃国贼”。

一开始匡衡凭借他的学识和本领,取得了当朝皇帝的信任,平步青云的当上了丞相。

可当上丞相后的匡衡,却去窃取国家的土地财产,成为当时的一个大贪官。

从“劝学”的楷模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大贪官,匡衡的事迹不禁令人唏嘘。

卷入宫斗的蔡伦

改进造纸术的蔡伦,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毕竟,他改进的造纸术造福了后世许多人。

可他却卷进了宫廷斗争中,成为当时窦皇后的手下,为窦皇后铲除了许多阻碍的人物。

虽然,他后来也看不惯窦皇后等人的行径,设计铲除窦皇后等人。

可后面继任的皇帝,仍然抓着他陷害他人这一点不放,继续羞辱蔡伦。

不忍受辱的蔡伦,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杀。

虽然蔡伦一时糊涂走错了路,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但他做出的贡献依然令人铭记。

所以说看人不能只看一面,既要看他有功的一面,也要看他有过的一面。

就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左传》中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知道自身错误的时候,及时改正也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去总结这些名人的事迹,可以发现他们当初往往怀抱着美好的愿景,也有着良好的品德和操守。

但是,后面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性情也由此发生了改变……

因此,作为后世的我们,要以史明鉴,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不然,不仅毁了自己的“形象”,还落下让人茶余饭后闲谈的“诟病”,这样就不好了。

参考资料:

《左传》、《锄禾》

相关阅读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