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于12月9日强势回归。“博物馆联盟”名单上琳琅满目的国宝级文物带给冬日里的观众又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在河北省选送的三件国宝中,最夺人眼球的非长信宫灯莫属。
《国家宝藏》长信宫灯海报(图片 | 百度图片)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长信宫灯现存河北省博物院(图片 | 河北省博物院官网)
出土于1968年的绝世国宝长信宫灯,被尊为“中华第一灯”,因曾置于汉武帝祖母窦太后的长信宫内而得名。1993年,长信宫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曾在2010年参展上海世博会,广受赞誉。
《汉武大帝》归亚蕾版窦太后(图片 | 搜狗图片)
此灯用青铜铸之,通体鎏金,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形如跽坐的宫女,一手执灯,一手举袖似在挡风,神态恬静优雅;其造型一改上古青铜器的神秘厚重,迈向舒展轻巧。
灯体先分而铸造,后合成一体;铜灯罩开合自由,和幽闭挡风的袖筒连成吸收烟尘的虹管,燃烧的灰尘可以由此沉积于宫女中空的体内,以免飘散至周围环境导致空气污染;精妙的设计集实用、美观于一体。熔铸了两千年前先民成熟的环保理念,连前来参观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曾为之叹服。
长信宫灯举世无双,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中国古代灯具中首屈一指,堪称中国古代家居灯具珍品,民族工艺的绝佳代表。
辉耀五千年——油灯史话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北京猿人已学会取火照明。
灯具在汉代进入第一个繁荣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造价低廉的瓷质灯具出现,推动油灯向民间普及。晋人郭璞在《尔雅·释器》中所描述:“瓦豆谓之登(镫)”,可见纯粹充当照明工具的早期油灯只需盛燃料的盘形物,即可实现原始功用。
战国中山十五连枝灯(图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西汉 彩绘雁鱼铜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 搜狗图片)
隋唐时期,以白瓷蟠龙灯及三彩狮子莲花灯最具代表性,见证了盛唐文化的浪漫开放气象。
洛阳市博物馆藏唐三彩莲花灯(图片 | 艺溯档案)
宋代时,手工业发达,城市繁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师“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上下映照”见证着盛世的辉煌。
宋代青瓷双龙油灯(图片 | 文化雅集)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灯具进入最后一个历史高峰。以细木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的宫灯除了有圆形外,还有六角形、八角形,花样不断翻新,美不胜收,福字、寿字构件也广为使用,造型囊括了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吉祥文字等等。
清代掐丝珐琅描金山水楼阁图灯(图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由于新材质不断运用,油灯从原始的陶制衍生出石制、铁制、铜制、玉制、木质、玻璃质等品类。石灯粗犷浑朴,塞北朔风铸炼的马背民族性格尽览无遗;三彩陶灯色泽艳丽,将大唐盛世和盘托出;玉灯玲珑通透,如谦谦君子温润而又坚贞的人格操守。
新石器时代陶豆油灯 (图片 | 中国政协文史馆)
翡翠雕龙纹烛灯(图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如若继续细分,油灯还可依使用方式分为座灯(台灯、壁灯和台壁两用灯)、行灯、座行两用灯,可摆放、可漂浮、可悬挂;就使用燃料而言,分膏灯和烛灯;就用途而言,可分用于照明的实用灯和用于宗教仪式的礼仪灯。
灯影诗意见——油灯文化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油灯伴随人们走过无数幽寂的黑夜。
油灯藏玄机,点亮古代科技之光。汉代铜牛灯借助装满清水的空腹加速烟气降温,除烟效果加倍。唐代邛窑绿釉灯内设中空夹层,可注水于窍中降低热度,减少油料过热挥发。
汉代铜牛灯结构图(图片 | 电子发烧友)
唐邛窑绿釉省油灯(图片 | 百度图片)
油灯映风尚,记录时人生活哲学。除夕之夜彻夜不眠的灯火,寄托着家家户户对平安吉祥的祈愿。雨过天青,溢彩流光的青花、粉彩油灯广为流传,切合了明清繁缛奢靡的审美追求;西王母陶灯中心天柱连接日月神仙、神鸟异兽,妙趣横生的图像离不开汉代盛行的厚葬之风,还有对升仙求道的一念执着。
汉代十三头西王母陶灯 油灯博物馆藏藏(图片 | 陈履生美术馆)
油灯照文化,牵动文人才情思绪。灯火阑珊间,庾信、韩愈、辛弃疾触景生情,吟咏出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旷古长夜里,微弱书灯化作读书人悬梁刺股的逐梦岁月中心境的象征。青灯古佛旁,佛灯在冥冥中赐予身体孤寂,清苦的坐禅僧人灵魂的安逸,仓央嘉措内心割舍不下的爱恋,或许也只有凝望叩拜佛灯古塔,方能感到一抹希望。
佛教供灯(图片 | 百度图片)
油灯塑品德,写照古老民族精神追求。汉字里,灯、豆同义,即使微弱也义无反顾燃烧自身照亮世界。燃烧,是油灯最重要的品格,是历代文人雅士吟诵的对象,亦是当代人社会责任感的喻体;佛语里,以点燃表征光明与智慧的佛灯为缘起,可唤起万物本具的觉性,藉此修心养性,终能修成正果。
照破千年暗——当代油灯常州西太湖畔雅集园内,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油灯博物馆,是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履生先生集半生收藏所建。精挑细选的两千盏精品油灯贯穿新石器时代至今各个朝代,遍及古罗马、爱琴海、东亚各个文明,跨越时空见证着人类历史的文化、科技、智慧、风尚、技艺......
抬头仰望屋顶悬挂的盏盏明灯,习惯于低头观看的游客常常在“看见过去”时叩问内心。虽然代表现代文明的电灯将代表传统生活的油灯送进了博物馆,但是诞生在油灯之下的久远历史和绵延传统,早已融汇在中华文化根脉中。
《爷爷的煤油灯》动画片段
吊式展陈的油灯(图片 | 陈履生美术馆)
那油灯一盏,穷尽古代能工巧匠无尽的想象,从宗教信仰到世俗人间,浓缩着民族思想深处的哲学和美学可能。光阴流转,其含藏的独特历史气息和民族记忆将永久地沉淀、积累。以承载文化记忆的油灯为媒介,灯灯相传间,油灯承载的民族魂,必将照亮远去时代的记忆,照亮当代人彷徨的内心。
参考文献:
陈履生,中国油灯简史[J],美与时代,2008.11.
END(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1-12-03
战争嫔妃,油灯,多高作者:洛克王国孵化宝典有什么用 2019-12-05
战争家风,油灯,笔筒作者:武汉夜网被封 2019-12-03
解密新东方,煤油灯,破庙作者:长期咳痰 2019-12-02
解密煤油灯,老照片,故事作者:郝洛僮 2019-12-02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