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自古便有挑夫(又称挑山工),盖历代在兴土木、崇祭祀,一切物品皆借人力负荷上山。宋人赵鼎臣《游山录》中言:“道中游人,尚班班往来,有陟者,有降者,有跣而进者,有负而趋者。”所谓“负而趋”,即身背器物急行,此表明时已多有向山上运送物品者,此中除游客外,或间有专职业此之民伕。如结合赵氏所言“余将登山,假舆徒于邑中”,舆夫、挑夫分工虽异,应相伴而生,乃可推知挑夫作为专门职业,约形成于宋代。又明人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祝釐碑》中云:“琢大峪(今北京房山区大峪沟)之石以为质,高丈三尺,广四尺,厚一尺有奇,自京师走二千里,辇而致之山下,缠以巨索,翼以大木,数百人挽之,蚁行而上,凡五十馀盘,经大小天门,日数十步,行三阅月,始达宫前,厥惟艰哉!”诸如此类多人合力运送巨型物品的工作,非经专业组织莫能运作,知明代已有挑夫行业组织出现。除去承运各类货物,挑夫还与舆夫一道,为登山游客服务。民国吕吟声《泰山游记》中言,其至泰安后先“雇轿代步,……另雇挑夫两名,分担卧具食物。据说山势峭拔,任重仅四十斤,过此则不胜矣。”(《旅行杂志》1932年第12号)因两者合作密切,近代立有行业“公会”。汪季文《岱岳游记》中言:“轿夫及挑夫之山轿、绳索、扁担等用具,均由公会供给,而毎次收入中,须补助公会洋二角。”(《旅行杂志》1933年第11号)从中又可知其组织状况。挑夫群体多来自泰山附近城乡贫民,近代日本竹中一等《北支农村调查报告——泰安县第一区下西隅乡涝洼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1940年版)第十七章《农业外劳动》提及当时乡民有“不够吃,上北山(泰山)”之谚,故农闲时多上山打柴火或从事“运搬业”(第200页),后者也应包括挑山职业在内。舆夫每见于历代诗文描述,而挑夫则绝少为人道及,至冯玉祥《泰山社会写生集》中《上山的挑夫》出,始成文学之主题。此为自历史文献中考索泰山挑夫之大略。
宋人赵鼎臣《游山录》中所记“负而趋者”
北支农村调查报告——泰安县第一区下西隅乡涝洼庄》记乡民从事“运搬业”
民国文献中关于泰山挑夫之记录
攻略江西九江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14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文化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3-06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