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历史:为什么都说明朝多昏君,而清朝少有昏君

文/水在瓶中

在传统的话语体系里面,明朝的皇帝是不占优的,原因也可以从以上几个维度看出来:整个国家的户口和纳税人口、税收总量从永乐开始不增反减;整个国家的疆域从永乐开始也在逐渐被蚕食,永乐以后对外扩张完全没有,就算明武宗也是基本纯防御的;(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锅,但传统话语体系下很多时候会被归结为皇帝个人明暗的角度)个人品德上,怠政在古代话语体系下面是很不好的评价,但明朝怠政皇帝偏生不少,朱翊钧、朱厚照、朱由校;另外,自毁长城(杀忠良功臣)这样的事儿在古代也会降低评价(朱祁镇),而且用太监任事这事儿的评价也很负面(朱祁镇、朱厚照、朱由校),再加上明代皇帝教育体系不系统(比如不识字朱由校),所以会有【明朝多昏君】的评价。

从这几个维度来看,清朝的皇帝大多没有特别大的问题,教育严格,培养的时候个人品德上的要求(或者说苛求)是很严格的,疆土还大,而且后期守成做的还不错。所以在那种评价体系下,反而是实行了制度大变革的雍正得到了较低的评价(比如对兄弟下死手,这样的事儿在古代是很影响个人评价的,但雍正个人能力实在是强,所以没人敢评价他是昏君)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清代后期皇帝水平也不太行,导致有德无才(嘉庆、道光、咸丰、光绪等等,此处的德指的是在传统儒家体系下对于一个士大夫的高标准要求),但清廷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时候国家的矛盾原因会被归结到外部因素(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反而不会像明代那样,容易被认为是因为皇帝昏暗导致的。

这种说法是基于很多明朝皇帝当俘虏封将军玩女人,以及炼丹木匠等奇葩行为,相反,清朝皇帝兢兢业业,就算不是康熙乾隆雍正,大多数皇帝也行为符合常规,兢兢业业。清朝的皇帝至少在履行日常考勤打卡方面比明朝皇帝吃相要好很多,只有同治差一些。不论能力,清朝皇帝至少作风上面比明朝更像一个皇帝而不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顽童。而且论及皇权掌控,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就像被秘书蒙着、被部门经理们架空的董事长,而清朝皇帝始终牢牢掌握着皇权,只是同光年落入了太后之手。

首先要明确一点,明朝与清朝舆论环境完全不同。明朝中叶之后文风自由,对前朝隐秘随处可见,例如万贵妃残害后宫,仁宗死在后宫争斗等等,由于明朝很多皇帝不符合文官要求,文官对私下皇帝狂黑也不在话下,例如世宗继位,修实录时对武宗态度暧昧,大量黑点层出不穷。清朝对明朝扭曲也是另方面,由于民间多有反清复明思想,清朝编造很多故事也很正常,例如火烧庆功楼,凤阳歌,这加剧对明朝印象恶化。清朝就不说了,文字狱这般,哪有文人敢像明朝那样,很多都是歌功颂德,乾隆在位时,就出现盛世说法,哪有自己评价自己是盛世的?他自诩为十全老人,还有十全武功,例如征越南征了几次等等,后期崇信和珅,议罪银泛滥,财政空虚,军备废弛,放在明朝,非让文官骂成瘫痪,还是明君?

明清好坏皇帝标准完全不同,很多人对明朝皇帝功绩不太知道,对奇葩错误津津乐道,清朝皇帝那些功绩谁都知道,至于那些污点黑点,谁能知道呢?就算在民国,出了个清史稿,那帮人把清朝吹上天了。至于有些观点提出清朝立储制度部分创新解决坏皇帝问题,这本来就可笑,好坏皇帝标准都因人而异,何况在清朝这种舆论环境,更不能相信什么是好皇帝了。

小编总结:清朝立储制度无疑是清朝最适合的制度,它对应满洲贵族与皇室宗族共同利益,但真看不出比嫡长子继承更有优势,后期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例子,就说明这个制度已经山穷水尽,这个制度优势建立在皇帝有能力或有权威基础上,否则,甚至没有嫡长子继承约束,完全沦为上层任意决定继承人的闹剧。看看明熹宗,如果魏忠贤搞出个秘密立储,偷梁换柱,谁能有什么办法?崇祯轮序当立,就算魏忠贤本事通天,也不敢有所异议。所以这个观点根本经不住推敲,估计有些人对明朝坏皇帝停留在狂黑小说层次。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历史:为什么都说明朝多昏君,而清朝少有昏君/百家号(水在瓶中)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