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天地万物都逃不过生死。纵观华夏历史五千年,有些生与死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孩子出生有生日礼,人死也有丧葬。但是,丧葬在我国又有很多中,这些葬俗除了内容多样之外,还有方式之分,大致由土葬、火葬、悬棺葬、甚至树葬、天葬等等,不同地区用不同的丧葬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但是,在众多的葬俗中,还有一种“瓦罐坟”的丧葬模式,但是这种丧葬模式并不是直接将逝者埋葬,用的竟是活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中关于“瓦罐坟”这一记载比较模糊,却又确实存在。瓦罐坟,顾名思义,它因外形和形成似瓦罐而得名。一般来说,构造时,地下挖出墓穴,四周堆砌青砖,顶部用砖发券,只留一出入口,看起来形状就像瓦罐,故而得名。据说,这个地方的人,活到六十时就要送往瓦罐坟内,然后家中子女每日来送饭,在老人吃罢饭后,就加砌一块砖,直至待到360天后,坟封为止,此时再无人送饭,也没人顾老人死活。往往呢,比较孝顺的子女会在送饭时,与老人唠唠家常,时隔多日添一块砖;不孝顺的就直接把饭往“瓦罐”里一丢,然后急急忙忙的就要加砖。
那为什么要这样对待60岁的老人呢?因为这与古人的观念有关,人满60,古人称为“花甲之年”。而花甲就是一个甲子,作为人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轮回,而且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再从事什么体力劳动。再加上古时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为了养活其他家庭成员,就不得不弃老、弃病。
当然,作为现代的我们来说,这种做法确实比较残忍,但家中子女仍然要送水、送饭,里面也不无温情和孝道的存在。根据相关考古研究发现,后人推断,“瓦罐坟”在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才逐渐消失,只在少数部分地区进行。
如在贵州遵义一带,在古代就很流行这种葬俗。据道光《遵义府志》所记载:“郡俗至尤尚石椁,古风世传,不能以通礼禁之也。”文中提到的石板坟用大石板做材料,事先砌成坟墓,人死后再将棺材放进去。很多学者认为,石板坟未必就是“瓦罐坟”,但这也反映了两种的相似之处。
六十而死的确是令人恐怖的,这也与我们现在尊老、爱老的传统格格不入。不过,还好现在没有这种葬俗了,但是,忘记历史就是忘记背叛,同样,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将来。
神话作者:佚名 2022-04-22
战争历史战争作者:佚名 2020-01-07
战争气吞山河,反击战,领土作者:紫枫数码 2019-12-05
战争西域,匈奴,来袭作者:陆兆禧上任演讲 2019-12-04
战争圣上,诞辰,中国古代作者: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12-02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