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第一集《历史之约》第二集《关键抉择》

  

  

  

  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8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11日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11日晚播出第一集《历史之约》。

  【视频】四分钟速览《必由之路》第一集《历史之约》。来源:央视新闻

  历史,总是在偶然中,体现着必然。

  1818年,200年前,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1848年,170年前,《共产党宣言》问世。2018年,中国共产党人用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向马克思致敬。

  主义与实践交相辉映。

  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之约。

  这是一条伟大道路的艰辛探索。

  沧海横流,曲折壮阔,中华民族从命运谷底奋力崛起,红旗猎猎,号角长鸣,踏开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次次跃起,一次次坠落

  1840年的中国,腐朽衰败。帝国残阳下,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而曾是大清皇帝眼中的“番邦小国”英国,却借助工业革命的浪潮,跃升为世界头号强国。

  日不落帝国和大清王朝相遇时,大清国不堪一击。

  鸦片战争持续两年,止于《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自此开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18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侵占,中国成为列强瓜分蚕食的猎物。

  

  民族危亡,中华沦落,无数仁人志士发出共同的天问:中国向何处去?曙光从何处来?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一次次跃起,一次次坠落。即便是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也不过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崭新的一页

  一个多世纪后,回望这段艰辛的探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揭示出现实演进中蕴含的深刻历史逻辑。

  

  习近平: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崭新的一页。

  

  万里长征,前赴后继,革命征途,艰辛坎坷。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革命者倒在血泊中。

  共产党人丢掉幻想,拿起武器,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然而到1928年底,一百多次武装起义,绝大多数被反动派扑灭。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试图复制十月革命的道路。他们当初以为打下几个大城市,振臂一呼,革命就会成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这样的道路,最终走入死胡同。

  

  蹚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

  照抄照搬不行,成不了。那我们就得走别样的路了。

  

  1927年,崇山峻岭中走来了年轻的毛委员;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上,蹚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在井冈山,红军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出发,一路披荆斩棘,走过瑞金,走过遵义,爬雪山过草地,来到延安。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人一边战斗,一边思考,井冈山时期的思想轮廓,在这一时期丰满起来。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地处中国西北角,却代表光明和进步,代表先进的力量,让全中国看到了另一种前途。人心向背,决定了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摧枯拉朽之势,以少胜多,夺取了全面彻底的胜利。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十天后的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山河破碎的国土上,饱经苦难的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开始探索现代工业强国之路

  然而,建设一个新国家,道阻且长。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新中国,在站起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穷二白,满目疮痍。

  艰苦卓绝,却激情飞扬;肩挑背扛,却日新月异;新生的人民政权唤醒了巨大的生产力。

  仅仅三年,新中国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恢复了国民经济。在农村,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基本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也就是后来通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人们把它简称为“一化三改”。

  

  与此同时,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面编制。156个重点工程启动,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开始探索现代工业强国之路。

  1956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建立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人民的欢呼声中,中国迈进社会主义门槛。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该怎么走?

  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注意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力图突破苏联模式,开始自主探索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中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非凡的成就,让人们鼓舞;巨大的热情,让人们不断加速,甚至忽视了规律。

  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度脱离党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年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发生的“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即便是在这样的曲折当中,新中国的发展脚步仍然没有停滞。

  1971年4月13日,首都体育馆,受邀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和中国运动员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小小乒乓球,打开了封闭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大门。十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布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再度响起

  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即将结束时,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近三十年,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下一站。

  此时,世界正在拥抱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在亚洲,日本已经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亚洲四小龙”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人民还不能实现温饱。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再度响起。这一次,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再度扬起风帆,释放出推动变革的能量?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伟大的复兴之路航程,又将如何重启?新的课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8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第二集《关键抉择》。敬请收看!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韶司在线

   崇尚法治 善美韶关

相关阅读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