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媒体和车主#寻迹瑞典#,从不同角度感受沃尔沃安全背后的故事和信仰。本文为“寻迹瑞典”系列之一。
趁着瑞典夏季的尾巴,我走进了哥德堡有名的沃尔沃博物馆。
适逢午后,在敞亮的会客厅。一杯黑咖啡,一份巧克力蛋糕,我凑巧赶上了瑞典人常见的下午茶时光——FIKA。
坐在我对面的,是沃尔沃博物馆的资深介绍员玛瑞亚。
她说,在沃尔沃的品牌信条里,每一位沃尔沃汽车制造者要用人类行为学的方式,而不只是工程师的思维,去制造一辆汽车。因此,在汽车安全领域,诸如“大面积使用高强度钢、安装更多安全气囊、增加更强的操控安全感”等等,这些被反复提及的元素在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看来似乎都有些浅显了。
这令我感到费解。沃尔沃汽车在产品性能上的安全保障深入人心,为何在玛瑞亚的口中变成了“浅显”的表象。
玛瑞亚说,在沃尔沃的历史里,有三个看上去像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却深刻影响了世界汽车文明发展。听完这三个故事,也许能解开你的困惑。
第一个“偶然”:一次偶然的跳槽,拯救了百万人的生命
Nils Bohlin,曾经是瑞典大名鼎鼎的工业集团“萨博”的战斗机工程师。在二战期间,Nils Bohlin的工作就是改进飞行员座椅下面的弹射包——当飞机面临坠毁、解体或爆炸的千钧一发之际,如何将飞行员又快又安全地弹射出去以便打开降落伞逃生。
随着战事的落幕,在萨博呆满第十五个年头的Nils Bohlin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这一次,他选择了跳槽,把求职简历投给了在瑞典同样赫赫有名的汽车公司——沃尔沃。
因为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高度渴求,沃尔沃公司的HR们没有把这个毫无汽车技术背景的工程师拒之门外,Nils Bohlin被爽快地录用了,并迅速被委以重任:1958年,沃尔沃老板Engellau 任命Nils Bohlin出任沃尔沃第一位首席安全官。他的新工作就是发明一个当意外发生时,能够把司机和乘客牢牢固定在坐位上的办法,以抵挡住猛烈撞击不受伤害。
“过去我的任务是怎么把人快速地从机器里射出来,现在正好反过来,要把人牢牢地固定在座位上。”面对这样的“跨界”,Nils Bohlin如是自嘲。
利用自身对座椅安全技术的高度积累,以及对当时飞行员安全带的触类旁通,Nils Bohlin和他的团队很快给出了答案:只有用皮带一边横跨胸部,一边横跨腰下臀部,从同一固定点由上往下紧扣,方能固牢整个人体。
这即是今日人们早已熟知的三点式汽车安全带。
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但是更难得的是,沃尔沃在拥有了这项技术后,选择了将这项技术免费提供给其他汽车企业使用,由此挽救了超过百万人的生命。沃尔沃汽车也从此与三点式安全带画上了等号,以至于有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沃尔沃logo上斜线贯穿的直线,代表了这个品牌最引以为傲的发明。
这都来自于Nils Bohlin和沃尔沃的“偶然”交汇,才有了人类汽车安全史上最伟大的跳槽。
第二个“偶然”:车库里不经意的一瞥,成就了安全技术的宝库
现如今,众多车企用概念车来表现自己旗下最尖端的的“造车”理念,但是早在1970年左右,沃尔沃就想通过“概念车”的方式来不断对自身的安全性能惊醒改良和升级,这辆就是“安全技术概念车”——VESC。在VESC上,沃尔沃做了上百个安全实验项目,为全球汽车进化史贡献了数十个技术成果,堪称汽车安全技术进化史上的一座“宝库”。
诚然,VESC的出现是一个有着卓越意义的决策,但它的诞生也充满了“偶然”:1960年代末全球油价飞涨,沃尔沃不得不放弃了一款大排量豪华车(内部代号1560)的继续研发。这辆被半途而废的1560原型车“偶然”被经过仓库的安全技术人员看见,觉得这车底子好,动力强,尺寸大,可以加挂各种测试项目,于是打起了它的主意。
1970年,基于进一步深化安全技术的思考,沃尔沃的气囊专家Asberg提议,在1560的基础上,为沃尔沃打造一台安全试验车,用以尝试设计、验证沃尔沃一系列在安全技术上的创新,预计耗费5000万瑞典克朗——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天价预算。
结果,只用了一顿午餐的时间,Asberg的上司就拍着他的肩膀说:钱是你的了,开工吧!
于是,在那个年代属于凤毛麟角般存在的“技术概念车”——VESC就诞生了,它被誉为“行走在公路上的安全实验室”,工程师在它身上尝试了上百个安全实验项目,为全球汽车进化史贡献了数十个技术成果,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5000万克朗的百倍。
诸如溃缩式方向盘、车门侧向碰撞防护安全钢、车顶防翻滚加固、后部行李架上作为头枕的安全气囊、碰撞时自动断油、自动倒车警告、无坚硬棱角的仪表盘……许多今天我们触手可及的汽车安全设计,都诞生于此。
多亏了沃尔沃工程师的“偶然”一瞥,1560原型车完成了比当一款“豪华车”更造福于人的使命!
第三个“偶然”:当小客服拆开了一封感谢信
鲍勃·奥斯汀,1970年8月10日以客户关系代表的职务进入沃尔沃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处理客户的来信和电话。有一天,鲍勃收到一封母亲寄来的信,信中写到她的儿子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场的警察告诉她,如果她儿子是开着另一个牌子的车,那她儿子现在已经死了。警察很确信是沃尔沃救了她儿子的生命。
尽管只是一名权限很低的客服人员,鲍勃认为:只是按照操作流程回复一封冠冕堂皇的感谢信是不够的。带着这样一颗“种子”,1990年,鲍勃出任沃尔沃客户关系部负责人,对这些美妙的来信还念念不忘的他,决意让“种子”生根发芽。
“我萌生了成立一个俱乐部的想法。他们都有相同的经历,他们能在这里同别人分享自己生命的奇迹。所以,我决定成立‘沃尔沃生命奇迹俱乐部’。”
由此,大名鼎鼎的“生命奇迹俱乐部”诞生了。
像这样特殊的车主俱乐部,在全球范围内只此一家,甚至没有哪个汽车品牌有底气去效仿。许多因为沃尔沃汽车的保护而幸免的车主们汇聚在这里,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探讨这段经历之后对人生的启示,分享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把沃尔沃汽车珍爱并保护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观传递。
当我们仰视“生命奇迹俱乐部”以及背后无数“奇迹”故事时,也会想起那封“偶然”出现的感谢信里:一位母亲情深意切的倾诉打动了一个小客服,后者感知到了这个品牌的荣光,在随后的20年里投身于此、发扬光大。
结语
如果Nils Bohlin把简历投向别的车企,很有可能因为他毫无汽车背景被拒,或者并非从事安全技术工作……
如果我们身后的博物馆里少了一辆醒目的橙色实验车,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名为1560的原型车……
如果鲍勃上班第一天收到的不是感谢信,而是投诉信……
玛瑞亚用三个‘偶然’的故事,并非为了展示给我沃尔沃的好运气。在我看来,这些偶然的背后是沃尔沃始终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而培育起了“一切以安全为重”的敏锐嗅觉和发展土壤。
安全的技术,每个车企都能用时间去堆砌。但一些好的机遇,能一下子推动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的机遇,只有像沃尔沃这样把安全奉为圭臬的车企,才能准确地把握住。
这就是沃尔沃汽车的“吸引力法则”,不放过一丝一毫与安全技术发展有关的“偶然”,并且悉心将其浇灌成“必然”的安全之木。
“那么,FIKA时间结束,现在可以带我去看看关于Nils Bohlin的安全带、橙色的实验车和鲍勃收到的感谢信吗?”
和玛瑞亚一起,我走进沃尔沃91年的时光长河里。(华山论剑 黄少华)
人物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2-20
人物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2-15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1-12-07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1-11-30
战争的人,一封,只因作者:郑州海洋馆门票 2019-12-05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