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武器,你知道是什么吗?

本文摘自《战逗法则》;

作者:李拓夫。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武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有些传统武器凭借其造价低廉、易于制造的特点,仍旧被世界各国大量使用,地雷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从明朝初年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地雷,到1903年俄国制造出第一种制式化地雷,再到如今发达国家将地雷智能化升级,地雷,这款人类战争史上最“贱”最“不要脸”的武器,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战争早已不是当年规定时间、地点的文明约架和排队枪毙,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没准什么时候就“挂”了,命都押上了,还“要脸”干什么?

地雷主要有阵地防御、道路封锁、拖慢追兵和对敌占领区的袭扰等作用,和古代的机关陷阱类似。当然,现代也有用陷阱杀伤士兵的例子,比如“越战”和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就经常被出其不意的陷阱花式虐杀。不过陷阱的布设实在太慢、太烦琐,而且占地面积较大,容易被敌人发现。相比之下,利用火药爆炸和破片杀伤,且只有罐头盒大小的地雷更容易被军队批量使用。在“越战”期间,美军33%的伤亡是由地雷造成的。

目前,地雷主要分为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两大类。与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拥有更多的炸药,并且引信被改造成只会被车辆触发。比如,反坦克地雷的压发引信必须在承受一定吨位的碾压后才会爆炸,普通士兵踩上去不会有反应。那么,电影中的那个陈年老梗——踩中地雷为什么一定要等松开脚才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安装了松发引信的地雷(主角踩的永远是松发雷)。事实上,松发引信很少用,一般常用在诡雷上。绝大部分地雷都是绊发和压发,基本上踩到就炸,才不会留时间给大伙煽情呢。

地雷的引爆方式取决于安装了什么样的引信,我们所熟知的可能只有压发引信、松发引信和绊线引信。其实有些地雷装了反拆除引信,工兵一旦剪断绊线,就会“boom”的一下爆炸。当然,地雷的引爆方式还远远不止这些,有些地雷可以由无线电控制引爆,或是通过电力起爆器起爆,还有定时引爆等。再高级点的可以通过感应车辆引擎发出的声音引爆,或是感应到车辆经过地面时产生的震动而引爆,甚至感应到大型金属物体经过便引爆。这几种引爆方式,常见于反坦克地雷。

制造一颗地雷的成本很低,往往只需几美元。布设地雷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不过也是有操作规范的,不是挖个坑埋点儿土就算完事。首先,雷坑的深度要按照地雷的厚度来定,太深可能会在你后期掩埋的时候就爆炸了(因为地雷上的土盖得太重了),太浅可能会因雨水冲刷或是风吹使其暴露在地表。其次,坑底的土一定要夯实,尤其是反坦克地雷,不然目标碾过去的时候不但引信没被触发,地雷还被压到地里更深处去了。

“二战”期间,隆美尔在盟军可能登陆的海滩上布设了大量地雷,不过沙滩是软的,又承受着海水的反复冲刷,可见这个工程难度有多大。雷坑挖好后,要把雷体平放进去,此时的地雷是没有装引信的(大多数地雷在布设之前跟引信都是分开的),需要先拆下保险栓,然后把拔掉保险针的引信装入,再安回保险栓。此时,先不要着急转动保险栓的开关,而应先将一部分土盖在地雷上,再转动保险栓开关,以免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掩埋时一不小心触发了地雷。最后,将地雷伪装好,如果地雷体积很小,为了增加踩踏面积,可在上面盖上一块薄木板,注意不要留下埋雷的痕迹。

如果说人工布雷略显笨拙,那么利用机械布雷车布雷,或利用火炮、火箭和飞机、直升机等发射和抛撒器材布雷则显得丧心病狂。虽然后者并没能把地雷很好地隐藏起来,但是由于布撒起来快捷方便且范围广、密度大,也令人头疼不已。既然地雷都在地表,是否很容易就能通过了呢?

设想一下,如果一条路上遍地都是狗屎,你是不是要放慢行进速度,一直蹑手蹑脚的通过,或者干脆绕路走呢?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通过,布雷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何况如今地雷的体积越来越小,散落在地形复杂的区域非常不起眼,稍不留神就会被触发。例如,BLU-43就是美国在“越战”时期使用的、由飞机大面积布撒的一种微型反步兵杀伤地雷,其外形独特、成本低廉,通常只会炸残触发者的脚部,使伤者生不如死。同时,其压力触发的引信十分灵敏,而且一旦解除保险就无法恢复到保险状态,加上布撒数量大,扫除困难,对平民的威胁也很大。还有一种毛版蝴蝶雷,是苏联对BLU-43的仿制型,曾被广泛使用在阿富汗战争中。

如果按照爆炸类别来分,反步兵地雷可以分为地面爆炸、地表爆炸和弹跳爆炸三种。弹跳爆炸的地雷指的就是“跳雷”。

这种从地里蹦出来炸人的地雷起源于“二战”期间的德国。1935年投产的S型跳雷是第三帝国国防计划中的重要部分,截止到德国投降,总共生产了超过193万颗S型地雷。这些地雷给盟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并延缓甚至阻止了盟军的前进。S型跳雷变态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安装一个三联装的引信接口,使得一颗地雷拥有三种引爆方式,装备了反拆除的剪线引信后,专门用来对付盟军的工兵。如果再配合反坦克地雷形成的综合雷场,完全可以使一大片土地成为禁区。该种地雷是“二战”中的标志性武器之一,同时也成为盟军步兵的噩梦。

被触发后,跳雷会先通过传火管点燃战斗部最下方的抛射药,同时触发雷体内的短延时引信,在地雷被抛射到空中1.2米左右的高度时,短延时引信点燃600克左右的TNT炸药,推动战斗部外侧的300多颗小钢珠,周围的人就会立刻被打成筛子。这是一件非常恶毒的武器,与其被这种雷炸伤,还不如干脆被炸死,因为当我量了1.2米有多高时发现,伤者基本上丧失了后半生的乐趣。有人会问,跳雷的小钢珠排列在两侧,爆炸后及时卧倒会不会躲过一劫呢?

事实上,跳雷的杀伤半径通常在10米以上,这片区域内是没有杀伤死角的,即便是趴在地雷的正下方,也会被爆炸后产生的地雷碎屑和冲击波杀伤。因此,电影《湄公河行动》里神勇的警犬“啸天”,理论上在触发第一颗跳雷后就被炸死了。

与布雷相比,排雷则显得十分困难,就算排雷的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排雷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远远高于布雷。如果在敌人的攻击下进攻或撤退,不得已要穿过雷区,那么必须先打开一条通道才行,之后再视情况清除其余地雷。清除地雷的方法有三种,首选方法是机械清除,一般是在坦克或装甲车前方加装除雷工具,如扫雷滚、扫雷链、扫雷铲或扫雷犁。其中,扫雷滚是通过重力压爆地雷;扫雷链是通过抽打地面引爆地雷,而扫雷铲是将地雷铲出地表,然后将其推到行进路线两侧。

当然,也有专门用来扫雷的车辆,比如“二战”期间苏联缴获的一辆外形奇特的三轮装甲车,就是德军研发出来用于扫雷的。现代扫雷车辆里最奢华的要数美国的M1ABV突击破障车了,海军陆战队活生生将一辆M1坦克变成了全职扫雷战车,这个重达70吨、时速45英里的“铁王八”,造价约375万美元,被誉为“阿富汗战略关键”。突击破障车还能够发射装满炸药的爆破缆,车内的操作员可以用它的爆破力引爆敌方埋设在路边的任何炸弹。这就是排雷的第二种方法——炸药除雷。爆破缆其实就是一个装有炸药的缆绳,通过火箭筒、火箭、迫击炮等将缆绳抛出,缆绳引爆后会诱爆抛射路线上几乎所有的爆炸物。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炮击和轰炸的方法诱爆地雷。排雷成本明显高于布雷成本,地雷果真是件稳赚不赔的武器。

机械除雷和炸药除雷虽然快捷,但仍旧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清除地雷,难免会有些漏网之鱼,而且这两种方法有时可能会破坏房屋建筑,深山老林又不便于大型机械进入。这时,人工排雷便成为无奈之选。人工排雷是最花时间也最危险的方法,如果在战时,排雷工兵很容易被敌人狙击。

探测地雷的过程需要万分谨慎,首先要侦察这片区域内,是否有行为像是地雷监视员的人。若发现敌人的巡逻兵,需要观察巡逻兵的行进路线是不是在刻意避开某些区域。此外还要留意土壤的色泽是否有异常现象、地面是否有裂纹,以及附近是否有埋设地雷的工具等。也可以通过驱赶牛马等牲畜到可能埋有地雷的区域进行检测,电影《血战阿拉曼》中,英国人就用骆驼试探意大利军的雷区。

如果不确定某区域是否有雷,需要先派出部队进行地雷侦测,在发现地雷并评估出地雷的密度后,再派出地雷清除部队进行排雷。一个排雷班需要同时配备探测兵和地雷标识员,如果是在敌占区,还应安排士兵执行警戒。行进标识员需要划出安全区域,以免后续部队不慎闯入尚未经过探测的危险地带。最前排的地雷探测兵则主要依靠探雷器进行探测。有人会问,现在的地雷很多都是塑料外壳,金属材质用得很少,这样还能探测出地雷吗?金属探测的确是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此外还有电磁感应探测、冲击脉冲雷达探测、谐波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探测等。地雷的拆除也不是只有拆除引信这一种方法,暴力点儿的可以用C-4塑胶炸药直接诱爆,或者用专用试剂固化地雷和周围土壤,使其不会被触发。当然,如果主要任务仅是通过雷区,大可不必花太多工夫去排除地雷,只要做好标记就可以了。

地雷有一定的制造标准,也有一定的使用规范,但没人规定地雷一定得埋在道路上。谁说地雷一定要“守株待兔”?靠自己的“雷格”魅力把敌人吸引过来不行吗?于是便有了诡雷。如果说地雷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量产版本,那诡雷就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诡雷的精髓在于“诡”,它会出现在任何你觉得不可能有危险的地方。它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基本上任何一个懂得爆破的士兵,只要发挥点儿想象力就能制造出来。电影《机械师2》里,杰森饰演的杀手就在门后的把手上安置了一颗拔掉保险的手雷,轻而易举地布设了一个诡雷,简直跟闹着玩儿似的。

最常见的诡雷布设在门窗上和抽屉里。当军队占领某个区域后,会搜查这一区域内的房屋建筑,这个过程很容易触发敌军撤退之前布置好的诡雷。有时,地雷和诡雷会串联在一起,专门用来针对对方的排雷工兵。“二战”期间,德军曾把煤油灯灌满汽油,一点就炸。更有甚者,在尸体上布设诡雷,当对方的后续部队前来打扫战场时,只要一翻动尸体就会发生爆炸。还有更狡猾的布雷方式——将诡雷藏在尸体的头盔下,等尸体被运送到后方,摘掉头盔时发生爆炸。美军在“越战”期间没少吃“尸体炸弹”的亏,因此,有时只好用机枪先在战友的尸体上疯狂扫射一遍。至于那些布设在名作、名画、雕塑等艺术品中,还有那些藏在战地日记、文件包内的诡雷,更令人防不胜防。试想一下,谁会去翻动这些物品呢?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和指挥官!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反美武装由于无力正面迎战美军,于是用废旧的手榴弹、炮弹甚至民用炸药(包括雷管)中的爆炸物质组装成一个个土制炸弹,将其隐藏在路边,在美军装甲车辆或军队经过时遥控引爆。美军给这些路边炸弹、汽车炸弹以及人肉炸弹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IED,即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简易爆炸装置)的缩写。

尽管跟美军的高精尖武器相比,IED简直就是破铜烂铁,但就是这些破铜烂铁把美军炸得焦头烂额。电影《拆弹部队》真实再现了美军拆弹部队官兵们水深火热的境遇。拆弹部队队员即便身披厚重的防爆服,也无法抵挡IED的攻击。电影中还出现了排爆机器人,这类装备现在用的挺多的,其实就是个遥控履带车加装了机械臂、摄像头和剪线钳,有些还会安装一把手枪在上面,一旦碰到实在拆除不了的爆炸物,就干脆用手枪打爆它,同归于尽。

我们从新闻报道中发现,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装备的还是“裸奔”的M998悍马,怎么仗都快打完了,还要换成安装了装甲的M1114和M1151/52悍马呢?原因就在于路边炸弹的袭击,不过你废了半天劲把车辆升级了,人家的IED只需要多装点炸药就行了。战争后期,美军在查获的一些IED中发现,有些IED已采用感应式引信和防拆装置。显然,IED的设计与制造已逐渐趋向复杂化和精密化,说它是“简易爆炸装置”显得有点轻敌了。IED通常装药量较大,能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伤,即便是主战坦克也无法保证全身而退,而且常常令人防不胜防,明明昨天走过的路还安全,过了一夜就炸了。所以驻伊拉克的美军为了防止在巡逻时遭到炸弹袭击,规定巡逻路线附近的居民不准随意在门口堆放垃圾。然而,还是有很多IED被安置在马路边以及消防栓和邮筒里。

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会共批准了160亿美元用于对付IED(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为了应对IED,美军开启了MRAP项目,这个项目专门研发应对炸弹袭击的反地雷伏击战车。美海军陆战队公布的有关文件显示,对战车的具体防护指标要求是:在91.4米远的距离防护7.62×54毫米穿甲弹;顶部防护空炸攻击;侧面防护155毫米炮弹破片攻击;车轮底部防护13.6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车底防护6.8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当然它还需要装备能阻断无线电引爆信号的干扰装置。MRAP车型由大到小包括“水牛”(Buffulo)、“美洲狮”(Cougar)和“猎豹”(Cheetah)三款。其中“水牛”是专门用于地雷和IED清除工作的战车。目前,MRAP型战车是美国防部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

除了战场上的地雷、诡雷、IED,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潜在的爆炸危险,最常见的可能是打火机和过年期间燃放的烟花爆竹。当然,有些电子产品时不时地也会自爆!再者就是恐怖袭击了,所以我们会在一些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发现角落里往往放着一两个排爆球或排爆罐,一旦发现爆炸物,可以由安全人员把爆炸物丢进罐子里,一般可以抵挡1千克TNT当量的爆炸物,然后用牵引线或拖车带离公共场所。然而,我经常发现这些排爆器材被人们当作凳子和垃圾桶,在这里还是呼吁大家爱护防爆设施(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积极配合安检,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品。

最后介绍一种非主流排雷方法,没有排雷工具、没有高科技的人工排雷,俗称“趟地雷”。电影《地雷区》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随后被送往西海岸进行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这批德国战俘的伤亡率在50%以上。电影里表现得很残酷,不过这里的德国战俘好歹还给发个探雷针和刺刀。而在“二战”期间,苏联军队曾驱赶德军战俘走过雷区,用这种不人道的方式强迫战俘除雷。日本军队在行军时也会让伪军走在队伍前面用来“趟地雷”,甚至也有过强制平民“趟地雷”的例子。

还有一种“趟地雷”方式则显得悲壮,就是士兵滚动身体去引爆地雷。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都出现过“滚雷英雄”,这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英勇的举动,战士们为了给大部队的进攻开辟道路,不惜被地雷炸死、炸伤。

这是战时最极端的排雷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排雷技术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曾在中越边境组织过多次排雷作业,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我国不论是排雷技术,还是排雷设备,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战时埋雷是为了保家卫国,战后排雷则是为了保境安民。当一片雷区被清理后,工兵们会手拉着手一起走过这片土地,这不但是对自己排雷技术的自信,也是给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百姓们带去希望。除此之外,我国维和部队还远赴黎巴嫩、伊拉克等国,赠送排雷装备和传授排雷经验,以支援当地的排雷工作。

地雷是战争的伤疤,它不会区分平民和士兵,当战火消散,人们终于迎来和平的曙光时,地雷仍然是潜在的危险。地雷的“保质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虽然如今已研发出可以自毁且能辨别敌我的智能化地雷,但也只是亡羊补牢。1999年3月1日,《渥太华禁雷公约》正式生效,可是要让人类完全摆脱地雷的梦魇还任重道远。目前,仍有1亿多枚地雷埋藏在世界各个角落,它们大部分还没有失效,另有2.5亿枚的地雷储存量,平均每年有250万枚新地雷被埋设,平均每天有70人被地雷炸死或炸伤……

为了避免因或然因素而导致的失联,欢迎关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小号:“智造未来微刊(ID:TechnologyTalks)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粉丝的支持和信赖!

本文来源:本文摘自《战逗法则》  作者:李拓夫。

本期编辑:AMTForum(加编辑微信,入技术交流群)

商务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公众号 · 留言送军刀】

关注本公众号后,发送关键字“军刀”可获取活动详情!

【上期获奖 · 瑞士军刀】

上期留言点赞数最高文章,原文链接《日本工业到底有多强大?轻轻一按,6秒就让全世界沉默了!》,感谢坛友支持。

【免费学习 · 机械软件】

坛友们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手机上观看各类机械软件全套视频教程。

距先进制造技术大神您只差关注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工程师的摇篮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