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写在“历史课标解析和史料研习”丛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出版之际
梁晓东、袁小琴(执笔)
2018年11月,《历史课标解析和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书终于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捧到新书,不胜唏嘘。
三年多之前,总主编何成刚老师组织我们编写此书时,我们跃跃欲试,自信心爆棚。毕竟,以刘松柏工作室为核心组建的八人核心编写小组,皆为一时之选,包括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区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成都市骨干教师,成都市教科院历史中心组成员,等等。
最初的编写计划是一年时间,到期时,初稿完成率不及三分之一。所幸新课标面世时间延迟了,给了我们喘息的时间。两年时间到了,部分专题已完成三校,部分专题初稿遥遥无期。直到2018年夏天,完整的书稿总算写成,然后是疯狂的编写组内部审校。大改、小改、文字性修改,凡十稿。送交出版社后,又是三审三校,终于迎来书籍出版。
编写此书到底有多困难?作为执行主编的笔者,在编写的第6个月到第30个月之间,一直在煎熬:我们到底有能力把这书给编写出来吗?
编写此书何以如此之难?一言以蔽之,它是跨学科性质的专门史。如果说“政治体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基本上还是我们中学老师所熟悉的“历史”,那么“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税收”基本上是跨学科的“专门史”。
例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专题三《法律与教化》中的课标要点之一是“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到底写啥?笔者花了三个月时间,阅读论文不下100篇,翻拣专著数十本,仍然不明就里。然后又花一个月,按照“德刑并用”思路写出了初稿,总觉得流于表面。在此过程中,分别请教了几位法学教授和史学教授,惜乎一直没找到研究方向与此话题契合的学者,直到华东师范大学黄爱梅副教授指点笔者重点关注“法律儒家化”,编写方才柳暗花明。又经历了三个月左右的疯狂阅读和整理,积累了近3000页的论文和专著节选后,2017年夏,新稿终于写成。笔者重点写作了三个子目——“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启动”“魏晋南北朝:引礼入律”“唐代:一准乎礼”——提纲挈领梳理出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即中华法系形成的过程;简要写作了两个子目——“宋代:天理人情国法”“明清:明刑弼教”——扼要阐明了中华法系成熟后的理论表达与具体实践。近一年后,徐蓝教授、朱汉国教授主编出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对此课标点解读为:“自西晋起,礼教内容直接渗入法律条文,出现‘法律儒家化’的趋势,至唐律的立法结合臻于完善,‘以礼入律’也因此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笔者写作思路完全契合课标组成员的解读。
类似例证比比皆是。写作过程中,我们唯一的依据只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我们初稿写成时,恰逢徐蓝教授、朱汉国教授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出版。两相对照,徐、朱二位先生的解读,98%的内容我们的论著已经覆盖;超出解读的内容,不到全书内容的20%,并且编写组再三讨论,觉得完全有继续保留的价值。事实证明,我们编写组对课标的解读方向是正确的,对关键知识的把握是精准的。
在编写过程中,针对每一个课标要点,写作团队并不是简单列举几篇论文,而是力求扼要梳理史学研究的相关动态。例如,笔者编写“南京临时政府初建共和”这个子目时,既引述张海鹏等在《中国近代通史》第5卷中坚持的观点——“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在形式上是由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等多种政治势力联合执政,但实质上是一个由革命派居于主导地位的民主共和政府”,又引述了杨天石在《从帝制走向共和》中提出的观点——“共和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既引述了传统的对《临时约法》的肯定性评价,又引述了杨天宏“因人立法”的批评意见。又如,笔者在编写“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这个课标要点时,翻看了几十篇论文,十多本法制史专著、两本法学专著,越看越混淆,连基本概念都理不清楚。后来继续阅读,方才弄明白,“法律渊源”这一法律名词,中外学术界从来没有一个一致性的界定。外国学者有五种代表性界定意见,中国学者另有六种代表性界定意见。论文与论文、专著与专著之间,牛头不对马嘴实属必然。然而,面对中学老师的史学阅读著作,需要介绍这么专业的法学知识吗?揣摩之下,笔者插入“页下注”,耗费近三分之一页面,先把“渊源”自行界定为“本源”或“历史来源”,以保证编写内容限制在“历史学”而不是“法学”的范畴;同时介绍了关于“法律渊源”的国外五种、国内六种界定意见,以保证编写内容的学术价值。
编写团队认为,本书不但严格遵循了课标规定,深度解析了课标内容,而且具有“好用”“管用”“适用”三大优势。
第一,精选史学研究成果,确保学术引领“好用”
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既有四川省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有省级和市级的历史学科骨干教师,还有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每个人所承担的每个专题的解读和学术引领,都是在大量的史学专业阅读和研讨基础上完成的,从史学论著、论述中,精选出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相吻合,并且对深入理解课标理念与教材内容有帮助的历史素材与历史认识。我们努力将每一个专题所涉及的历史学术问题的主要观点、学术分歧及发展演变交代清楚,为教师提供关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的相关学术问题的专业支持。我们希望“学术引领”能够引导历史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史学研究成果,促进历史教师在史学阅读中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引导历史教师从多个方面深度把握历史教学内容,让老师在备课时能够真正感觉“好用”。
第二,注重高中教学实践,确保教学设计“管用”
围绕历史核心教学内容,以新课标强调的“史料研习”理念为指导,本册书每个专题均为老师们提供了两个典型教学设计。每个教学设计确定一个关键问题,将史学阅读成果有效转化为学习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许多教学设计单从题目上看,就能引起极大的兴趣:《立足基层看“秦崩”》《钟祥民变与摊丁入亩》,从题目就能看出从小切口深入探讨历史问题,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小案件判出大道路》《远征小勃律:穷兵黩武还是形势所迫?》《功臣?权臣?——从张居正悲剧反观内阁制》,从题目就能看出体现学科思维发展的能力取向;《北宋纸币:民间播种,政府收获》《危机中的坚守与嬗变——清代科举制的坎坷末路》,从题目就不难看出体现的价值追求。将历史学科思想、历史学科方法融入历史教学之中,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又关照现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设计中自然落地,这样的教学设计很“管用”。
第三,搜集整理史料素材,确保教学资源“适用”
我们在广泛阅读的阶段,搜集并整理了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史料资源。基于新课标要求,本册书每个专题都精心挑选了数则适合教学需求的资源,这不只是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日常备课素材,更是为中学历史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提供典型示例,让广大历史教师一看就明白,拿来就“适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大概是本册书编写者最深的体悟。我们与全国的中学历史教师一样,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自己能够有上位的思考和深层的认知,努力使学生以历史的情怀关照现实并能够展望未来,洞察世事,感悟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受益终生。
本书付梓之际,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及本书编辑朱建宝老师,感谢四川省成都市刘松柏名师工作室和四川嘉祥教育科学研究院,更感谢各位读者朋友。
本书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附录:全书详细目录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 学术引领
一、从王制到帝制
(一)最高政治领袖之变:从“王”到“皇帝”
(二)中央行政制度之变
1.商周的中央官制
2.春秋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确立
(三)地方行政制度之变
1.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2.郡县制度的产生
二、帝制时代的制度演变
(一)宰相制度的演变
1.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枢机构
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4.宋代的宰执制度
5.元代的中书宰相制
6.明代的中枢权力机构
7.清代的中枢权力机构
(二)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
1.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
3.隋代及唐前期的州(郡)县二级制
4.唐后期及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
5.元代的多级复合制
6.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层级的简化
三、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
(一)古代雅典民主制
1.古典学者论国家政体
2.形成与发展
3.特点与评价
(二)古代罗马共和制
1.西方学者论共和政体
2.形成与发展
3.特点与评价
(三)西欧的封建君主制
1.中世纪前期封建制度的形成
2.中世纪前期的贵族君主制
3.中世纪后期的等级君主制
4.近代早期的绝对君主制
(四)近代西方君主立宪制
1.英国:从二元制走向议会制
2.德日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五)近代西方共和制
1.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
四、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二)南京临时政府初建共和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基本建制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两种共和制度的实践
1.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与“宪政”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探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1.《共同纲领》
2.《五四宪法》
■ 教学设计
设计一:功臣?权臣?——从张居正悲剧反观内阁制
设计二:尘埃落定——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
■ 教学资源
专题二 官员选拔与治理
■ 学术引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
(一)世官制
1.定义
2.发展演变
3.基本特征
4.历史影响
(二)察举制
1.产生
2.汉代察举科目
3.发展演变
4.历史影响
(三)九品中正制
1.产生
2.发展演变
3.历史影响
(四)科举制
1.起源与分期
2.发展演变
3.基本特征
4.历史影响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一)考核制度
1.起源
2.主要考核制度
3.基本特征
4.历史影响
(二)监察制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复旦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查阅购买此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解密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2-20
人物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2-15
解密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09-16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02-13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02-13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