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家很早就听过,许是太远,许是太陌生,从未兴起去游览一番的向往。
大约三年前,读历史小说《大官人》,里面有段情节,描述的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逃脱的岁月,其中有写到,建文帝曾被隐匿在浦江的江南第一家。
建文帝死没死,只看过《穿越时空的恋爱》的我,其实还挺八卦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是这样?然后还认真的百度了下,我去,还真的是耶!
而自己恰巧就在这个家族不远的城市,于是,就兴起了去一探究竟的念头。
周末去时,是伙同飞猫的小伙伴们一起,人没有特别多,但也不是孤零零的;天空也没有蓝天白云,但好再也没下雨,恰如其分的合适。
上午的行程是逛古村落,然后吃面条。
说实话,古村落并不如何的惊艳,江南我游走过的村落,连前十估计都排不上。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古建筑都被现代建筑给割碎成一个个片段,好不容易酝酿起一点情绪,转个墙角,便化为虚无,扫兴。
独独面条令人十分的惊艳,一排排面条,晾晒在老房子前的广场上,陈旧的面条架,沦为背景的马头墙,配合着老人用小竹条娴熟的分面条,倒有了种年岁的味道。
更为惊艳的是面条的工艺和味道,一根面条煮了十六个人分,那技术,真的是杠杠的。味道十分鲜美,没有任何添加剂,纯真的原始味道,配上老板自家秘制的辣椒酱,我感觉自己还可以吃三碗……
吃完面后的第一个行程是拍粉黛子花,居然偶遇网红打卡圣地,拍拍照也还挺好的。嗯,不是网上那一片被踩坏了的花海,别怼我~~~
等我们优哉游哉的吃完面条,拍完粉黛子花后,抵达江南第一家时,已是下午2点。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牌坊,蜿蜒九座,气势恢宏。
第一个牌匾便是开篇点题,江南第一家。对于这个称呼,还有段美丽的传说,话说元末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但都人是自恋的,皇帝也如此,没有一个皇帝会认为自己治国昏庸,当时的皇帝元顺帝也是如此。后来偶闻江南郑家“鸦雀同巢,猫狗同窝,兄弟同居”,认为这是自己治国功劳的典范,便派人去核实,果然属实,于是便赐予浦江郑家为“天下第一家”。
后其宰相脱脱问元顺帝,你赐予郑家天下第一家,那置皇家于何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时接到元顺帝的旨意后,郑家便开始制作天下第一家的牌坊。正巧被郑家的私塾先生宋濂所看见,便对族长说:啊,你们郑家要大祸临头了。族长问,何解?宋濂便说出了和脱脱同样的话,你们是天下第一家,那皇家呢?族长满头大汗,准备不修了,宋濂说,这也不行,不修那就是抗旨!最后宋濂给出了个李代桃僵之法,用“江南”二字取代“天下”二字。
牌坊修好后,元顺帝灭族的军队也到了,但见牌坊是江南二字而不是天下二字之后,便折返而回。于是,江南郑家便逃脱了一场灭族的危机。
(文字是:旌表孝义郑氏之门,太黑,光线不好)
事实上,江南第一家现存的牌坊是朱元璋赐予的,且朱元璋对江南第一家也是大为欣赏,明朝的典章制度就是以郑家的家训为蓝本。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在浦江郑家执教的宋濂,后来不仅成了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更教出了方孝孺这样的大儒,还成了太子朱标的帝师。
也许,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后来的建文帝脱逃隐匿浦江,方孝孺痛斥篡位而被诛十族的历史。
穿过九座牌坊,有条溪名曰:白麟溪。沿白麟溪慢慢深入,便可见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溪边居住的基本都是郑家后人,而白麟溪,如今也依旧是郑氏族人日常生活的水源。
白麟溪弯多流缓,自古就有“十桥九闸”之称,传闻当年并没有白麟溪,后为解决郑氏后人居住的问题,就挖掘了一条溪。彼时,宋濂又化身为风水达人,说此溪断了郑家人的气运,不能挖。但事已至此,为了弥补,郑家便在溪水上建了十座桥以锁住气运。但最终,郑家还是受到了影响,本来能阖族同居500多年的,最后只同居了360多年。
典故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宋濂的参与,不得而知,但时至今日,依然能在沿岸看见宋濂临终写的诗:生平无别念,念念在麟溪。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
那是他,一生的挂念啊!
沿溪还有个景点叫建文井,靖难之役后朱棣派兵大索建文帝,根据线报,建文帝就躲在郑家。但最终官兵还是没找到建文帝,只好撤兵而归。当年建文帝躲藏的深井,后来便成了世人缅怀的景点,谓之建文井。
虽未找到建文井,但却在附近找到了郑家宗祠。
宗祠相对于牌坊而言,气势上低调了很多,却也有副“江南第一家”的牌匾横挂于大门之上,低调内敛,却不失气派。
按照我国古制,民宅只能造三开间,州府官员五间,一品大员可造七间,只有帝王可以造九间。由于郑氏人丁兴旺,场地小又不够用,场地大又怕被人告状。所以方案设计好之后,族长请宋濂先生来审核。宋濂先生说:“我帮你改改,可保郑氏平安。正门不开,侧边开仪门,供人进出。师俭厅前挖一池塘,池塘上方种一排五棵龙柏,有序厅两厢各挖一口塘,呈品字,取义一品当朝。”
所以,绕过仪门,池塘便映入眼帘,雾气腾腾,颇有种仙境的感觉,左侧便是传说中的5株龙柏,至今已逾670年,比故宫最古老的柏树还要历史悠久。
水池的另一侧则是大量诸如“师俭”、“名登天府”、“寻源守义”、“魁元”之类的牌匾,配上一排排灯笼,显得格外端庄和肃穆。师俭厅的另一侧则树了尊手持宝剑的木雕,乃是当年东明精舍(东明书院)的创始人,其身后更有“募建东明书院碑辞”字样的碑刻,也正是他当初兴修书院的举措,才引来宋濂先生,延续了郑家一代代的传奇……
再入,则是一条长廊,悬挂着“凤麟”、“经议德达”、“名震天朝”的牌匾,还有一尊宋濂雕像,手持经书,端的温润儒雅。宋濂先生像的身后,就是有序堂了。
话说当年郑氏一门,闻钟晨起,集合听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再听着钟声入睡。听起来俨然现代军事化管理,有序是有序,但却阔怕,对于我这种回笼教的人来说,要是生活在这种家族,简直就是噩一般的存在啊。
时至今日,郑氏一族的家规族训已成了历史的瞬间,但见证这段历史的大钟却保留了下来,放在有序堂内。只是不知,要是上去敲两声,会不会惊醒郑家人灵魂深处的回忆……
原本,如果时间够的话,还会多逛逛,多看看,可惜时间紧迫,最后连建文井,昌三祠堂都没有找到,颇为遗憾。
不过世事总是如此,不得圆满是常态,也罢,就当作是留白吧。
留一丝期待,待下次重逢。或许那时候,会碰撞出另外一种,别样的火花……
文末赠送同行小伙伴制作的彩蛋一枚……
【该内容通过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授权发布】
文史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10-20
人物作者:佚名 2021-02-25
战争你了,走出来,美貌作者:executebatch 2019-12-04
战争两年,有多,走出来作者:红曲粉胶囊 2019-12-04
看剧走出来,娱乐资讯,女星作者:韩都衣舍优惠券 2019-12-02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