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无问西东》是对清华精神的矮化与阉割,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借尸

电影还没看完,我就对身边的朋友说,我怎么感觉这是一部“反共”的电影呢?

及至看完,线上线下对这部电影好评如潮。我之前对于文化作品的感觉还是非常有自信的,但此时我甚至对自己的感觉产生了怀疑。总想找时间多看几遍,好证实自己的第一感觉,但事因人废,一直拖到现在。

继续说电影。

《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清华学生在不同年代的不同遭遇。

20年代,吴岭澜(陈楚生饰),考上清华后意气风发,却很快因为修文科还是修实科而陷入困惑,最后听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演讲后恍然大悟;

30年代末40年代初,富家子弟沈光耀(王力宏饰)在西南联大读书,受日军狂轰滥炸刺激,报名参加空军,空战中最后撞向日舰;

60年代初,王敏佳(章子怡饰)因为介入老师的夫妻纠纷,和同学李想(铁政饰)一起写了一封匿名信给老师妻子和她的单位,并为了虚荣撒了一个谎:常常向同事展示一张照片,说照片里给毛主席献花的少先队员就是十岁时的自己。事情败露后,王敏佳受到残酷迫害,在批斗会上被活活打死——实际上只是重伤毁容——但众人以为她已死,一哄而散。她被匆匆赶来的同学陈鹏(黄晓明饰)所救;

2010年,职场精英张果果(张震饰),救助了一个四胞胎家庭,也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这四个故事有一条内在线索,吴岭澜是沈光耀的哲学老师,陈鹏是沈光耀空投食物救助的孤儿,张果果的父母是被李想在边疆支边时救活的。

这四个故事和一条线索,构成了差不多100年的清华精神史,据说,是“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影片是七零后新锐导演执导,是著名的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之作,又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上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该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片子。

可是,在民国大师的光环下、在堪称豪华的演员助阵下、在媒体一片赞歌的背景下、在长达138分钟的时光穿梭中、在画面音乐特效不可谓不精致的渲染中,观众们或被“感动”、或曰“文化”、亦或总结出所谓“善良”、“爱”等当代人情感饥渴所需的心灵鸡汤词,却不知不觉地在鸡汤中被掺了毒药,让人毒得双膝跪地还要念着人家儿的好

先说几点粗浅的观感吧:

其一,四个故事,两个在解放前、两个在解放后,讲述解放前的故事时阳光灿烂、充满正能量,而讲述解放后的故事时则暗无天日、压抑灰暗,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解放解错了吗?

解放前的两个故事,时间跨度从20年代到40年代,大约20年。这20年间,正是中国历史上城头变焕大王旗、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日子,而影片反映出来的景象,却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爱”,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帮助、互相砥砺、互相关爱、充满温馨的。人们积极向上、渴望知识、崇尚运动、阳光友爱,从画面构图上,也是大多为清澈的、明丽的。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学生们是纯真可爱的、老师们是诲人不倦和勇敢无畏的、女人们是贤淑高贵的、国际关系中是“得道多助”的、家庭内部关系是传统和谐的、军民关系是融洽互助的、万里江山是自然美丽的、哪怕有贫穷和苦难也只是侵略者带来的、甚至连农工商学兵各行各业都是秩序井然目标一致的

而解放后的两个故事,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本世纪2010年,将近50年。其中王佳敏、陈鹏、李想的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初,代表了建国到改革开放所谓“前三十年”;而张果果的故事,放在今天看,代表了改革开放至今的所谓“后四十年”。明年是建国七十周年,这70年,我们虽然历经坎坷,但所取得的成就(并非局限于经济领域)堪称奇迹,这是任何理性的人都不能否认的。而这70年,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其实是一个整体,没有前者的顽强坚持,就等不来后者的发展际遇!纵然有“十年动乱”等严重错误,但70年作为一个整体无疑是成功的,更不用说和解放前的那20年相比了。而我们的电影是如何反映的呢?人们心理阴暗、勾心斗角、盲从无脑、残酷无情,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嫉妒、相互折磨、相互仇恨,从画面构图上,大多数则是混乱、昏暗的。老师的形象是猥琐的和家庭冷暴力者、学生的形象是虚荣的与写匿名信者、妇女形象是泼妇式的无文化者、群众的群体形象是不辨是非的暴徒式的、立志献身边疆的青年人人格是残缺的、国家干部的形象是瘸腿的、研制大国重器的功臣的身体和生活仿佛是被奴役的、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是雾霾灰暗的、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是纠结的尔虞我诈的、总之没有一个人是灿烂微笑的

是什么样的动机,需要做这样的对比呢

其二,百年清华故事,刻意回避了中华民族现代历史中的国、共党派之争,其实质,是回避了主义之争、道路之争、前途之争以及民族命运之争,取而代之的,是用包装好的人物以个体替代整体、以个体命运寓意历史选择,并以此来混淆视听

作为百年清华的校庆之作,如果不把清华故事与中华民族的世纪成长紧密联系,而是自闭于所谓的象牙塔里孤芳自赏,无疑是对清华精神的自我矮化与阉割

贯穿清华百年的中华民族近代现代和当代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其实只有三件事:一是扬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宣战,是为民族自立;二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民族何去何从,是为民族自决;三是正在路上的大国崛起,是为民族复兴。此为骨干,所余皆为旁枝。

然而这三件事,影片均未触及:

清华大学是“一二九”运动中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的骨干力量,她的身影被影片删去了

随着解放战争的继续,新旧势力强弱日渐明朗,清华大学一分为二,南渡北归,遂有了北京的清华大学和台北的国立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泰斗们究竟如何抉择,她的思考被影片删去了

中华民族的崛起,绝非单纯的经济崛起,清华培养出来的商界精英张果果救助四胞胎一家的“初心”,竟然是为了做广告!噢,这回连她的精神都被影片删去了

影片中还有三对儿镜头,也可谓匠心独运:

第一对儿,是沈光耀煮的妈妈送的莲子羹,与张果果的时刻让人提心吊胆安全问题的婴儿奶粉。不用多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第二对儿,影片中有两个腿部残疾的角色,一个是给孩子们教唱歌曲、带来关爱的美国传教士,一个是调查和审讯王佳敏的“上级干部”。不用多说,你对哪个更有好感?

第三对儿,沈光耀在西南联大报名参加国民党空军时,迎接他的是同学们的掌声和热烈欢呼,以及美国教官的鼓励,而当陈鹏清华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加国家的核工程时,气氛却冷清压抑,在穿越沙漠的途中,分明是被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押去的。亦不用多说什么,细心一些的观众,也许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总之,就像写作文,主题思想和架构都出了问题,词句再华丽,又有什么卵用呢

其三,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或者选择性失忆,甚至故意曲解、编造、歪曲和暗示,在影片中俯拾皆是,决不是能用“瑕疵”或者“疏漏”来搪塞的。

我就问几个细节:

A. 沈光耀每天从空勤食堂拿一些食物,然后架着飞机去救助山村里的穷苦孩子。先不用去论证这在技术上能不能成立,只须知道三四十年代的航空汽油多么珍贵,国际上援助的军用物资都是从缅甸顶着巨大的牺牲运来的,能这么玩儿么?

B. 王佳敏被人打“死”以后,居然没有“公家”过问,陈鹏就能给她弄一个假坟,草草了事。古代寻常日子死个人,至少都要惊动县太爷,何况是新中国。如果不是想说那个社会是草菅人命,你欺负观众智商呐

C. 在北京王佳敏被打死那么乱的时候,当年西南联大所在地云南昆明却仿佛“世外桃园”,还在传唱着当年传教士教唱的歌曲,是想说明传教士教的歌的确能使人向善呢?还是想说明传教士的基因足够强大

D. 王佳敏的老师的妻子是纺织厂工人,供丈夫上完大学——这是瞎扯,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大学不仅完全免费,国家还有补贴!我想问问编剧,陈鹏是谁供着读完大学的?

E. 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把所谓“文革”的动乱场景整整提前了4年!王佳敏是62年被打“死”的,原子弹是64年爆炸的,“文革”是66年开始的,如果不是为了剧情故意改动历史,就是想证明新中国一直是混乱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最后想说的是,《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而在于它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次借尸还魂

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一贯伎俩,就是给历史作外科手术,把历史改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他们无非是要告诉人们,我们当初选择的主义、道路、前途,也许就是错的,或者是不必要的。他们披着理性、学者的外衣,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以纠正我们党在历史上所犯错误为己任,其实质是要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革命的运动,进而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这种思潮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的面目出现,极易蛊惑人

但是无论再精致的包装,也遮掩不住这部电影的精神实质,它讲的,其实是清华过去的辉煌和“这七十年来过得多么的不容易”,它像个历史的怨妇,躲在全民族大踏步走向复兴的侧后方,顾影自怜

原创: 二大二小  读者文摘杂志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