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庄子与叔本华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怎么破解?

庄子的思想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西方哲学,在经过中世纪千年之暗后,开始形成两个派别,即唯理论(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经验主义)。两个派别又争执了几百年,最后被“非理性主义”收割了。

非理性主义的开山人是叔本华,其次由尼采继承,将非理性主义发扬光大,之后延伸了唯意志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学派。

从总体上来说,非理性很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拒绝理性的繁杂推理,以直观、直觉、本能为标尺来认识世界。简单说,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来的衡量世界万物的价值。

可以说,中国哲学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围绕“人的价值、人怎么活”来展开,所以中国哲学堪称生命哲学的巅峰。其中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将生命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庄子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在很大层面,都可以称为生命哲学,很多学者也爱把庄子和叔本华进行比较,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那么,一个是中国生命哲学的顶尖者,一个是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开创者。当他们的思想放在一起来展现,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

下面,我们从世界的本质、人的存在意义、解决的办法等方面,尝试进入他们的精神内核,看看他们的哲学魅力,以及对人类未来的作用表现。

庄子书籍

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大同小异

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其对世界的本质认识,基本依据老子在《道德经》的论述。

庄子在《大宗师》里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简单说,庄子认为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无为无形,人只能领会,却不可见;道存在万物之前,天地万物都是从道而来;道无所不在,道在过去,也在未来,道不会衰老。

庄子的这个说法与基督教的“神造物说”有着本质的相同。

而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志,世界万物都是意志的表象。

叔本华说:“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一切生灵的根基,它是一切生灵的重要部分,也是万物永恒的元素。因此,意志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也是所有动物所共有的,甚至包括那些较低级的生存种类;就此而言,我们与万物是同类的,换言之,万物也充溢着意志。”

简单说,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那么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支配,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所以,理性及其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则是意志的工具。

从本质上来讲,庄子的“道”与叔本华的“意志”没有什么不同,且在认识方法上,他们也都是建立在直观主义上,无非就是概念上的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两人在对人与世界万物的存在处理上,庄子整体上认为世界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在“道”面前是渺小、卑微的,所以称为客观唯心主义;叔本华却认为世界万物只是我的表象,是以人的主观认识为依据,所以称为主观唯心主义。

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看法,庄子更具超越性

庄子虽然认为人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他却肯定生命的价值,认为人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即强调“贵生”。

也就是说,庄子认为生命是人的最高价值所在,其他的诸如国家、权利地位、社会关系等放在生命之下。因此,庄子强调,人应当追清静无为、乐知天命、随遇而安,而不应该将生命置于自己所不能自主的领地。

进一步,庄子在《天地》篇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意即:人需要超越自己,与天合一,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生死超脱之境界。

在此,有必要强调一点,很多人认识庄子只是到第一层,认为其是消极的态度,这是不完整的。庄子的目的是要让人超脱自我的限制,从而可以像大鹏鸟一样,遨游九天而无所拘。其根本是教人活出真生命,而不是活成自己情绪的奴隶、更不是活成物欲的奴隶。那么,当你达到这样的状态,你也就可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由而快活地生活。

简单说,庄子让我们首先给自己一种立于不败之地的活法,这有这种活法才是对我们的生命与人生负责。

傅佩荣在《向庄子请益》里说:“庄子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如何安排此生,才算是尽了做人的责任?简而言之,要学习悟道的智慧,再从真实提升到美感,欣赏所见的每一事物,享受生命的每一剎那。基本的功夫是“心斋”,亦即让自己的心思渐趋单纯、安静、空虚、恬淡,好像对万物(连自己的生死)皆无所执着。”

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只有达到这样的心境,我们才能见道而喜、睡卧起行皆有道,精神与天地同契,从而身心得安泰舒适。这就是作为一个人,最具价值意义的活法。

而叔本华认为,人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的人,就会越痛苦。

叔本华强调,意志存在一种盲目的欲求和冲动,它的欲求的就是生命,即维持自己的生存以及繁衍后代。所以,意志又称为生命意志。

简单理解,我们人的一生,除了逃不出死亡,还逃不出欲求和在欲求中挣扎的宿命。可以说,欲求和挣扎就是生命的本质。人生要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简而言之,叔本华认为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欲望的发展历程,人类的痛苦历程也就是欲望带来的痛苦历程。

所以,叔本华认为,世上没有真正的幸福,一切的满足或不满足都会有痛苦,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在“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其实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有痛苦。

因此,叔本华认为,如果人类要摆脱痛苦,就是要禁欲,摆脱意志束缚,否定生命意志,禁绝一切欲望。

叔本华的禁欲是一种彻底的、无生存的、逆反自然的,就像佛家一样、遁入空门似的生活,也就是说,叔本华认为唯有这样才能解决人类的痛苦,因为人繁衍其实只是痛苦的繁衍,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一切走向空了。

从表面上来看,庄子和叔本华都具有一种消极态度,这是一种对人性洞察后的深刻反省。

但两人的起点和终点是不一样的,庄子的起点是找到人的价值在于生命的自由,这是建立在符合道的“无为”之性的彻悟,所以人无为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得益处,而是为了道、整体得益处。

而叔本华的禁欲是建立在对意志带来的不可控,即欲望膨胀后给人类带来的危险的反抗或说逃避,但他主要是建立在个人幸福上。但实际上,禁欲本身就不一件幸福的事,也是一种反人道的行为。如果全人类的禁欲了,人类怎么繁衍。所以,后来尼采用权力意志的概念补足了这个缺陷,让人有了追求的动力。但尼采的超人哲学又容易让人误解,引导出了希特勒这样的反人道组织。

庄子故里

现代人类面临精神危机,西方哲学找不到出路

当我们今天考察现代人类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心理因素等,几乎是由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叔本华、尼采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文化一手缔造的。

当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好的一面就在于带来了人性的复苏,激发了人的创造力,进一步催发了工业革命为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坏的一面,就是带来了现代人类面对的各种问题,环境问题、核武器问题,以及文化上的自我主义、自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帝国霸权主义阴影等。

总体来说,整个人类社会目前都处在一种“无限追求的功利主义”变异状态之中(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为世界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也未能避免。

尽管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但中国自从近代“效西”以来,中国人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变,在整体文化背景上与西方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中国用挥刀自宫的方式,否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全然投身于西方文化带来的生活行为方式。

当然,我们不否定他们带来的现代物质生活的满足,但在对人类精神的引导上,他们无疑没有做好,也就是说,人类在吃着汉堡、坐着飞机,但精神上却出现了空虚、忧郁。所以,人类最大的危机,首先是精神的危机,而精神的危机将会是其他危机的导火索。

当然,到今天,仍然有无数的西方哲学家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们转来转去,越来越迷乱:这一段时间是相对主义,过一段时间又是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没红几天,又转到虚无主义。西方哲学就这样在各种“破碎之后重建又破碎”中循环,而人们却没有一个价值可以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越积越多。这就是人类现状的问题根源所在。

所以,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将目光望向中国哲学的拔尖者庄子时,我们就会发现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隐约指出了现代文明的路劲,或者说为我们开了一副药。

北大教授翟玉忠《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一书中说:“西方学术源于古希腊私学,而中国学术源于西周王官学。二者学术起点的不同似乎决定着:西方学术的发展呈现不断分科和碎片化的趋势,而中国古典学术则在长达两三千年的时间里保持着统一和互通的特点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知识视野的不断扩张使东西方知识体系的统一成为可能,而这种心智上的统一是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这里,翟教授很好的指明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不同点,也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哲学在解决人类问题上的优越性。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很多人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现代文明来源于西方,而中国文化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其实,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文明,并不是中国文化的问题,而是封建帝王制度的问题。

事实上,现代文明的的萌芽,中国早在诸子百家时期就已经诞生,比如墨子、孟子、杨朱代表的民主、科技思想,都是非常前卫的,但可惜的是被家天下的政权给腰斩了,从此沉闷千年,直到从外面来的力量,才促使我们不得不打破这个枷锁。

所以,很多人否定中华文明,那是没有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价值,当然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问题。准确地说,没有出一个哲学大师来肩负起承上启下的责任、或能够纵横卑阖对中华优秀文明进行发掘创新,以适宜时代。

虽然,我们出过如鲁迅、胡适这些有洞见的文学大师、或擅长整理资料如郭沫若、冯友兰这样的哲学家,但基本对中国现代化文明没有带来什么影响。比如鲁迅写得够深刻了吧,但在社会文明建设上却几乎没什么价值。

当然,这与时代有关系。近代的知识分子在国破家亡之际,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西方的东西更有用,所以一股脑儿往望向西方。

言归正传,当时代发展到今天,整个人类都集中表现了以下这些状态:普遍自私、冷漠、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穷奢极欲、贪婪、迷惘、忧郁;甚至为了一己之私欲,人可以放弃操守、抛弃道德,作出伤天害理的事。

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再盯着西方哲学,我认为前途很渺茫,所以我们应目光放在中国哲学上,或可为人类找到解决精神危机的钥匙。

庄周梦蝶图

解决人类精神危机,庄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傅佩荣在《向庄子请益》里对庄子给我们生活指导意义的说法:

“庄子一方面看透了万物的存在与人间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很容易化解成败得失所带来的情绪干扰;另一方面,他探本求源,觉察这一切短暂的存在与相对的价值并非梦幻,而是奠基于“道”之上的。譬如,一个人觉得生命无常,自己有生有死,因而也是可有可无的,然后就容易减低或失去生存的意念与乐趣。但是,他可以转念一想:一个可有可无的我,居然得以生存,那不是道的力量在支撑吗?道为什么要让我这个可有可无的人活在世间呢?我又怎能不珍惜这短暂而可贵的一生呢?”

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傅佩荣在对庄子思想的概括和分析上,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他很准确地道出了庄子的精神内核,甚至作了必要的升华。

简单说,庄子给了我们一个生命的意义和依靠,即我这个个体,尽管渺小,但却是价值无限。也就是说,道既然给了我生命,就必然给我意义,给我独特,给我依靠,并给了我归宿。

那么,从生活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我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有特殊使命的,这个特殊使命就是彰显道、证明道。当我的生活符合了道,我也就是彰显了道,我也在道中得着幸福了。

从这一个角度,我们就明白,我们没必要太过于执著于世俗的东西、世界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应该珍惜和爱护属于我们的生命,并爱惜和珍惜其他的生命,过好当下。当人类集体有这样的意识,所谓的精神危机自然可以化解,同时其他危机也可以化解。

当然,从目前来看,要解决人类精神危机,哲学还有一段路要走,而庄子的哲学,我认为对于哲学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很高就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国学文化

  • 上一篇:“龙树说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龙树是怎么死的?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