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肃慎满洲族系的人物——乙力支

  中原的汉字史书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对周边的民族,尤其是如肃慎满洲系民族还没有强大大的时候,汉字史书的记载却是惜墨如金。这其中原因,有中原很少有去那些边远地区,所以不了解那里的情况;也有对中原不够成威胁,所以不重视,甚至可说是轻视。所以对于满洲地区早期的一些记载,虽文字不多,我们还是需要深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勿吉国乙力支出使北魏的事件,史书上记载虽短,但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很多的信息。

  下边就先看一下史书对勿吉国乙力支出使北魏的记载,据《魏书》卷一百·列传第八十八·勿吉记载:

  “去延兴(魏孝文帝元的第一个年号,时间是471年八月-476年六月)中,遣使乙力支朝献。太和(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时间是477年至499年)初,又贡马五百匹。乙力支称:初发其国,北船溯难河西上,至太沴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自云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其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遣乙力支奉使大国,请其可否。诏敕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乙力支乃还。从其来道,取得本船,泛达其国。九年,复遣使侯尼支朝献。明年复入贡。”

  这段记载勿吉国派使臣到北魏,讲述了自己来的路线,并希望与北魏支持其与百济联合,攻打高句丽。我们逐步分析,其信息量很大,而且标志着肃慎满洲系民族自此从默默无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勿吉国就是肃慎满洲系民族建立的早期国家。但并非是最早的建国,肃慎满洲系民族早期的文化考古,是7000年位于兴凯湖畔的新开流文化。

  大约4000年前,肃慎分化出南支,他们来到到今天长春地带,建立了古满洲人早期的王国,并定都在“茶啊冲”。具体可以看我2019年7月19日的文章《满洲人建立的早期国家——肃慎王国》。按中原史书记载,传说的舜时代,以及周初举办的会盟,肃慎国都派使者来参加。但中原有历史记载是从周共和元年开始,这以前的都是上千年以后根据民间传说的追记,难以认定是历史事实,或许中原当时只是知道有个肃慎国,但没有发生直接派使臣联系。到汉朝至晋朝记载的挹娄,才算是同时期的记载。

  肃慎被认为和女真、珠里珍等都是一词使用不同的汉字译音。挹娄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穴的意思。肃慎可能和女真等一样,是那一带民族的统称。而挹娄可能是外族的他称,把居住形式作为族称。作者满族文化网怀疑是扶余国对挹娄的称呼。而同阶段,挹娄可能未跟中原有联系,而中原对挹娄的了解,是通过扶余国转述得知,连民族的称呼,也使用了扶余国人对这民族的称呼。《后汉书》、《晋书》等记载的挹娄,都是以扶余为坐标,有的写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有的写去夫余可六十日行,可证当时中原对挹娄的记载,全部是根据扶余国的转述。

  早期的时候,扶余国比较强大,挹娄为扶余国的藩属国,挹娄人能武善战,经过与扶余国的几次战争,最终打败了扶余国。按《三国志魏书》记载“ 夫馀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叛之。夫馀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应该就是反映出,挹娄在那时候摆脱了扶余国。1800年前,挹娄定都在今天黑龙江双鸭山友谊县,根据考古发现那里庞大的王宫,七星祭坛等。 双鸭山市区域内已经发现了成百上千处古遗址, 具代表性的是位于七星河流域的友谊县凤林古城和宝清县炮台山古城。考古证明,历史记载挹娄时期已经具备建立国家的条件,应该建立有挹娄王国。

  满族作家霍克先生写有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挹娄王》,是现代满洲人对那段历史的一种自我寻找。现在友谊县建立有挹娄王雕像,根据民间传说,挹娄的开国君主叫木尔哈勤罕王,都城叫巴如古苏霍通。而这则民间传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凌存声先生沿松花江下游考察肃慎——女真系民族赫哲族后所写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里记载的。霍克先生《挹娄王》中有穆尔哈勤(木尔哈勤),但作为领导人的是挹娄苏妮额女王的长子阿克敦纳,而不是穆尔哈勤,他只起到辅佐作用。阿克敦纳结束了女性统治,打败扶余国,建立起挹娄国。阿克敦纳领导挹娄国,终于在公元494年,摧毁了横行东北亚近800余年的扶余国。

  根据《金史》等记载,女真早期各部领导人都同时是萨满,估计挹娄王也应是萨满,挹娄国或者说勿吉国,相当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国。如记载挹娄派使臣到石季龙处,自云“每候牛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国所在,故来一云。“这说明挹娄国以萨满教为主,根据驯养动物出现的状态,判断有一个大国,进而出使。做出这个判断和决定派人出使的就是挹娄王兼萨满。但挹娄人可能不知道,这位石季龙是石勒父亲一手养大,但他最后却篡位自称为帝,算不上什么大国。

  另红山文化,现在还无法确认族属,但那里的墓葬也是首领和大祭司葬在一个区域,证明满洲地区早期的都是由萨满与首领合一来进行统治,或是萨满与首领共同具于上层,共同统治。

  中原的史书相对来说,记载的非常简单,没有记载挹娄国开国的故事,只记载了一位挹娄王叫傉鸡。在《晋书卷九十七-肃慎氏》中记载:“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

  早期的学者认为这位肃慎王(按时间上算,是挹娄王)的名字傉鸡是勿吉的音转,后成为整个民族的名称。其后孟森、凌存声、孙秀仁、乌拉熙春均认同此说法。

  王钟翰在《中国民族史》一书认为傉鸡应是姓氏,林书山先生在《北方文物》1986年 第3期发表《肃慎姓氏傉鸡考》,认为傉鸡系姓氏。作者满族文化网也认为傉鸡是姓氏并曾是部落名, 清朝以前的东海女真的三部之一就有窝集部,傉鸡、勿吉、窝集都是一词,只是汉字译音选的字不同,后世满洲人把吉林 、 黑龙江 一带的原始森林称窝集。一般认为勿吉是由“丛林”之意引申为“林中之人”。

  作者满族文化网推测,挹娄一词就是来自扶余人对这个国家的称呼,系外称,整个民族还是称肃慎。根据考古认定存在的挹娄国,这个国家的王室就是傉鸡氏。我们将讨论的乙力支所代表的勿吉国和考古中的挹娄国为同一国家,王乐文《挹娄、勿吉、靺鞨三族关系的考古学观察》(《民族研究》2009年4期第70~77页)中就谈到1998年发掘的友谊县凤林城址反映的凤林文化,与中原史书记载的勿吉相符合,认为凤林文化(即考古认为存在的挹娄国)就是勿吉的遗存。

  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正是因勿吉国强大,后来才把这一带所有民族各部通称为勿吉,故后来历史书上记载有勿吉七部,再其后中原史书改称靺鞨记载,也称靺鞨七部。历史学家已经确认,勿吉与靺鞨为同一词音转,只不过是中原史书选用不同汉字音译的结果。

  勿吉国与勿吉不可等同,勿吉国就是从以凤林遗址为国都的国家,而勿吉则代指肃慎后裔的整个族群,勿吉国只是勿吉这一族群中最强大的部分。勿吉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3、一个姓氏,古代的满洲一般就是一个部族就一个姓氏,勿吉部的人的姓氏就是勿吉,或是记录为傉鸡。

  4、古代一个族群或是古代民族的称呼,因为勿吉当时强大,故其所属的族群或说是古代的民族,就以勿吉来命名。其后记载的靺鞨,也是勿吉的同一词的音转。

  5、一个满洲民族历史时期的名字,一般讲述满洲民族历史,就是按族称不同的而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如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相当是满洲民族历史一个朝代的名字。

  原来一般认为中原史书记载肃慎满洲系满洲的第一人是傉鸡,作者满族文化网倾向认为傉鸡是姓氏,这样历史记载的第一人应该是乙力支。乙力支和其后代表勿吉国出使中原的侯尼支,被认为是满洲早期的人名。

  乙力支应该是一位很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因为记载很少,出现了对他很多猜测,也形成不同观点。作者满族文化网就谈一下自己理解的乙力支。

  乙力支两次代表勿吉国出使中原,有的认为这是勿吉国第一次出使中原。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挹娄国和这里的勿吉国为同一国家。以前记载过挹娄国派使者到中原。

  三国魏景元年间,挹娄国曾派使臣到魏国,但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按中原记载,挹娄“人形似夫余,而言语各异。”说明挹娄语与夫余语是两种不同语言,夫余与中原联系比较多,夫余上层使用汉字,懂汉语,中原也有懂夫余语的。但因为长期挹娄与中原没有联系,中原人没有人懂挹娄语,挹娄以前也没有与中原联系,所以也没人懂汉语。估计双方只能用夫余语交流。但对双方而言,夫余都是外语,肯定有使用不当和理解不同的问题,造成双方沟通出现语言理解障碍。

  那次都没有记载这个国家的国名,只是记载在介绍肃慎文字部分之后,记载了挹娄国来使情况。但记载了其王傉鸡,说明是以傉鸡为姓氏的王国,故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那个挹娄国就是乙力支代表的勿吉国。那次有可能是肃慎满洲系民族第一次派人出使中原,但因为存在语言障碍,没有记清国名,也没有记载使臣的人名。而乙力支可能懂汉语或是带有懂汉语的翻译,他的出使,才使得中原对勿吉国有了更多了解。在乙力支之前,挹娄国来使都没有记载使者名字。而在乙力支之后就记载了侯尼支、人婆非、候力归、 石久云等多位来使的名字。

  这里也显示出满洲早期称名不举姓的传统,上述的来使人名可能都出自傉鸡部,即都是傉鸡氏,所以写的都是名字,而没有写姓氏。

  早期的满洲一个部落就一个姓氏,但这一大部落里的人,并非全是同一祖先,所以同一部落的人之间可以通婚,但上层为与其他部落建立同盟,往往与其他部落通婚,形成姻亲联盟。根据《金史》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时候发诏书禁止同一姓氏的婚姻。以此也可以反证,以前一个大部落内,只要不是同一祖先,是许可部落内通婚。

  根据历史记载挹娄国是在黄初(公元220年至226年)摆脱扶余国的控制而自立,也就是曹魏建立的初期。

  当时挹娄国曾派使臣到魏国,是在三国魏景元年间(260—264),曹魏在这之前,在公元244年(正始五年)和公元245年(正始六年),曹魏两次派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可能是在那战争中,挹娄国知道了有个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的魏国,所以派出使臣联系。但因为以前都是扶余国和高句丽与中原进行联系,挹娄国与中原比较远,双方之间缺乏了解,以致于此次出访准备不足,可能出现语言理解困难,造成中原记载的非常简单。

  乙力支两次代表勿吉国出使中原,第一次是北魏延兴(471—476)中, 第二次是北魏太和(477—499)初。此时的中原虽也叫魏国,但是鲜卑人建立的魏国,与曹魏不同。因为缺乏勿吉国自己的记载,不知道勿吉国是否能分清。但从中原记载来看,第一次出使记载非常简单,而第二次记载就详细很多。说明乙力支第二次出使准备充分,双方沟通比较通畅,中原对勿吉国有了较多了解。按乙力支所述到达和龙(今辽宁朝阳市)路线,所以有的人认为第一次出使只到和龙。第二次出使才到达当时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作者满族文化网也认为乙力支第一次只到达和龙,因为乙力支出使目的是要与北魏建立军事联盟,制定共同打击高句丽的计划。因为第一次因准备不充分,只到达和龙(今辽宁朝阳市)。乙力支当时就提出建立军事同盟的问题,和龙地区的北魏官员肯定做不了主,所以第一次没有达到协商目的,才有第二次出使到北魏的首都平城。

  1、按《魏书》记载:遣乙力支奉使大国。乙力支是被派遣而来,所以肯定不是国王。

  2、勿吉与中原路途遥远,而且还存在敌对国家扶余国、高句丽、契丹等势力,路途上还可能其他部落,所以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国王不会去亲自冒这样危险。

  3、勿吉与中原路途遥远,故往复路程以及与北魏联系,都需要很长时间,此次虽没有说用了多长时间,但根据《晋书卷九十七-肃慎氏》记载:“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经历四年之久,才到达石季龙政权的地方。乙力支出使所需时间,虽不会那么久,那时间也不会太短。

  如国王亲自出使,国内政治空虚,会造成政局变动。即使不会有人谋反,也会出现治理上的空缺,所以从国家治理去考虑,也不许可国王亲自去出使。

  乙力支不是国王,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应该是勿吉国的大将军,他讲了勿吉国破高句丽十落的战绩,这些战绩很可能就是乙力支指挥作战的杰作,所以他能比较详细地给北魏解说。

  乙力支出行的目的是为与北魏建立军事同盟,共同攻击高句丽,就如同渤海国第一次派使臣出使日本,目的是当时与唐处于开战状态,为避免当时四周邻国唐、新罗、突厥、黑水靺鞨都与渤海国为敌,而希望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只是能在对方新罗攻击的时候,可以钳制新罗。所以乙力支出使的真正目的是与北魏建立军事同盟,乙力支说出勿吉国的军事计划,“请其可否。”征求北魏意见,如北魏同意,双方可以共同制定相应的军事计划,乙力支只有是勿吉国的大将军,才可以与北魏共同商定作战计划。

  但北魏拒绝勿吉国的这项建议,所以以后勿吉国再次出使,就不再派武官。改派侯尼支等出使,因为看到与北魏进行的朝贡贸易有很大经济价值,派遣的侯尼支可能就是负责经贸的文官了。

  乙力支出使,详细说明了自己来的路途,重点是水运,说明当时勿吉国有高超的水运能力,乙力支向中原主要讲述自己来水路,估计是炫耀或是自夸自己水运的的能力,即说明是勿吉国的特长,说明自己特长的目的希望北魏能重视自己,按乙力支讲:“密其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已经和百济国联系好一起进攻高句丽,自己从水道征服高句丽,说明自己有很强的水上作战能力。乙力支说“请其可否。”,只是试探北魏的态度,希望北魏同意和勿吉国结盟,联合攻打高句丽。如果勿吉国靠自己能就能打败高句丽,肯定就不会是作为大将军的乙力支出使,而是派遣文官来进行贸易往来。

  北魏将这段水运如实记录,说明北魏也认可了勿吉国存在的高超水上能力。只是不愿意勿吉国一家做大,形成对自己威胁,所以要求勿吉国和平共处。

  乙力支这次出使,带来马五百匹。而曹魏景元年末,带来的物品是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说明以前是纯土特产,也是经济不发达而进行朝贡贸易,从中原获取经济利益。而这次说明自己国家强大,特别是有军事强大的骑兵,马匹充分,其目的还是希望北魏能与自己建立军事同盟。而一次就带来五百马,说明当时来的使团人数很多,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估计要在一百人左右。人数多,才可能抗击在沿途遭遇到其他国家或部落的袭击。人数众多,马匹众多,也说明当时水运规模是非常大的。

  勿吉有很强的航行技术,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三国志·卷30》记载: “沃沮……其俗南北皆同,与 挹娄 接。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 因为勿吉国“便乘船”、“善射”, 致使北沃沮人常躲到深山岩穴中防备其袭击,只在冬天冰封河道后,才返回村中居住。这些都说明勿吉国比较善于水上作战。

  那么是否只有北沃沮人害怕勿吉国吗?《三国志魏书》记载挹娄国的时候说:“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说明不仅沃沮,周边的邻国都非常害怕勿吉国(挹娄国)的水上打击能力。

  而乙力支希望与北魏建立军事同盟的依靠的资本,就是自己的水上攻击能力和骁勇善战的骑兵。

  历史上,肃慎满洲系民族的骑兵很厉害,另一方面也有很强的航运能力。只是对骑兵历史学者论述的比较多,但很少关注很强的航运能力和水上打击力量。所以这里再说下肃慎满洲系民族在其后的航运能力方面的发展。

  公元544年12月,根据日方《日本书纪》钦明天皇五年(公元544年)十二月条载“越国言:‘于佐渡岛北御名部之碕岸,有肃慎人,乘一船舶而淹留。春夏捕鱼充食。彼岛之人言非人也。亦言鬼魅,不敢近之。岛东禹武邑人采拾椎子为欲熟吃,着灰里炮。其皮甲化成二人,飞腾火上一尺余许,经时相斗。邑人深以为异,取置于庭。亦如前飞,相斗不已。有人占云:“是邑人必为魅鬼所迷惑!”不久如言,被其抄掠。于是肃慎人移就濑波河浦。浦神严忌,人不敢近。渴饮其水,死者且半。骨积于严岫,俗呼肃慎隈也。“

  日本早期史书一直称肃慎满洲系民族为肃慎,日本经常史书记载了遭到肃慎的进攻。日本当时出了一位民族英雄叫阿倍比罗夫,他前后率领军队三次征讨占据日本北部的肃慎。

  因为日本史书记载肃慎非常频繁,所以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当时日本人认识有点混乱,记载的不仅有来自大陆的肃慎人,他们可能也把日本北部的土著民族认为是肃慎人,所以给现代人区分哪些是来自大陆的肃慎,哪些是日本北部地区土著民族的肃慎,造成困难。

  日本同时期派往唐朝的使节是古代中日交往最多的时期,自630年至894年,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9次,成功到达唐朝的13次,日本的使臣加上日本留学生26人、留学僧90人(从人数看,日本向中国学习,主要还是佛法上,相比之下,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要低的多),日本总共到中国116人。

  中原主动出使其他的国家的比较少,对日本来访,一般是派人伴送,很少派使臣专访。唐太宗李世民曾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访日本,因为唐使要求日本天皇面北接受唐使国书,日本认为要求过分而拒绝,高表仁带的国书没送出去,只能返回。671年,唐朝再派郭务悰访日,这次访日摆出很大排场,据说人数多达二千人,但唐人只有六百人,百济人一千四百人,说明这次航海依靠百济的力量。但当时日本天皇去世,所以如此大的规模,还是没能见到日本天皇。

  日本派往渤海国的次数竟然和派到唐朝的使臣次数一样,也是13次,说明日本官方对唐朝和渤海基本算是一样态度。而在渤海国存在的229年期间,渤海国共遣日进行官方交流34次,唐朝派往日本的次数就非常少,这就充分说明当时的渤海国的航海技术远超日本和唐朝。

  鉴真东渡日本六次才成功,一方面有唐朝官方阻扰,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航海技术,去一次日本是非常难的。当时中日之间航海的安全系数是非常低的,所以来往次数就少很多。而渤海国因航海技术高,安全系数也非常大,渤海国到日本的总共航行44次,海难事故只有4次,从日本回渤海国航行40次,海难事故4次。而且发生海难事故均是前期,后期只有一起。说明渤海国的航海经验积累,到中后期的安全系数已经非常高了。

  公元1019年(日本宽仁3年,契丹开泰八年)3月28日,一支3000多女真人的武装力量乘五十艘海船,开始大规模征服日本之战。当时,日本史书延续朝鲜对女真的蔑称为刀伊,日本历史称为“刀伊入寇。”《大日本史》记载古女真人道:“跋涉山野,疾如飞隼。”

  这次的战绩可以看日本方面的史料记载,这次战争中,日本人共有365人被杀,人口1289名、牛马380匹被女真人俘虏走。这些被俘虏的人多数作了女真人的奴隶。日本武士从女真人手中俘虏了三人,这些俘虏都自称是被女真人俘虏的高丽士兵。

  历史上,肃慎系民族相当周边民族或国家有水上优势,不仅打进周边民族,还经常对朝鲜、日本等从水上进行打击。故有的学者把古代肃慎系民族与欧洲的北欧维京海盗相比较。

  女真人建立金国,主要重视的陆地上的军事武装,对民族传统的航运技术,则重视不够。但其后,一些历史记载,说明女真人的航运能力一直延续。

  忽必烈要征服日本,也看中女真人的造船能力,在女真地区的奴儿干建立征东元帅府,征集女真人造船。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91年),驻奴尔干的征东招讨使塔塔儿带、杨兀鲁带曾率兵万人(主要就是女真人)、船千艘征骨嵬。

  据《高丽史·世家》记载:1330年阴历夏四月戊子,“东女真曼斗等六十余人来献戈船四艘,梏矢十一万七千六百”。按朝鲜方面历史记载,戈船四艘。说明女真民间造船能力很高。

  日本史书中记载山丹贸易,山丹指的是女真系的鄂伦春族,山丹贸易指的是北海道人与库页岛和山丹人(女真系的鄂伦春人)的航海贸易,以物物交换为主要贸易形式。日本的德川幕府担心女真人借助山丹贸易,今后势力南下,威胁日本本土,所以极力压制山丹贸易。

  吴迪写的研究生论文《满族先民海洋文化的历史记忆》一文,就从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历史地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自肃慎至满洲传承的海洋文化。

  上边说了,乙力支出使北魏的目的,就是希望与北魏联合攻击高句丽,最终目的是灭亡高句丽。所以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当时涉及此地的东北亚政治格局。当时主要是三个主要势力,一个是取代夫余国、占据满洲地区的霸主地位的高句丽,一个是灭亡慕容鲜卑后期政权北燕地域而进入的北魏,另一个就是新兴的政治势力勿吉国。

  早期,满洲地区的第一强国是扶余国,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扶余国被兴起的勿吉国灭亡,持续近七百年。当这七百年并非一直很强,在相当中原的两汉时期,扶余国还算是满洲地区的老大。但进入曹魏时期,挹娄国是在黄初(公元220年至226年)摆脱扶余国的控制而自立,挹娄国成为新兴势力。高句丽(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也从弱小走向强大,当时公孙氏在辽东建立军阀政权,高句丽协助曹魏把公孙氏政权消灭。说明满洲地区老大的位置已经从扶余国转给了高句丽。

  后高句丽利用曹魏忙于与南方交战之际。高句丽占据辽东土地。等曹魏结束南方战争后,腾出手,就派大军来剿灭高句丽。具体一打,就知道还是很难打的,打了很多苦战,甚至魏国的大将王欣也死于高句丽之手。但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还是弱于魏国,最后魏国攻下高句丽都城。

  到了北魏时期,满洲地区基本出现三强,勿吉国、高句丽国和慕容鲜卑政权,这时候扶余国已经无力争雄,也就是挨打的份,那三强几乎都揍过扶余国。慕容鲜卑政权和高句丽争夺辽东,双方打的也比较激烈,互有胜负。

  高句丽的好太王高谈德(374年-412年),高句丽第十九代君主,391年-412年在位。至今保存完好、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好太王碑记载了他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战事和军事活动,当时高句丽成为不仅在满洲地区称王,让扶余国臣服,而且在朝鲜半岛击败倭国,在朝鲜半岛占据主导地位。

  慕容鲜卑或是慕容鲜卑化的政权先后建立有前燕、 后燕 、 北燕,最后的北燕是鲜卑化的汉人冯跋篡位建立, 公元436年四月,北魏又派大将 古弼 、鹅青率军攻打北燕,北魏在攻打北燕之前,已经跟高句丽国王打招呼了,要求高句丽不要插手。

  但在北魏攻打北燕首都和龙城时,高句丽军则抢先入城,在东门与魏军当场对峙,北魏表示严重抗议,你们高句丽不要多管闲事。

  当高句丽也不跟北魏打嘴仗,自己干自己的,抢先入城后,关上城门抢掠一空,后再当着魏军的面带着全城军民数十万出城东归,队伍前后达八十余里缓缓东行,好歹北魏也是天朝大国,心里说,给点面子好不好,你快跑了,跑了北魏就可以嘴上吹一下,算他们跑的快,便宜他们。可这高句丽偏不跑,他们可能也没法跑,带着几十万居民呢。

  魏军不知道对方有多强大,尾随数日,看对方不慌不忙地走,自己更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只得到一座空城。

  但因为高句丽自427年迁都到今天朝鲜的平壤,重点在与百济和新罗争夺朝鲜半岛,给了勿吉发展势力机会,因为勿吉国与高句丽的交战中,还占据“十落”,感觉高句丽并非想象的那样强大,所以勿吉也有了灭亡高句丽,取代高句丽成为满洲地区新霸主。

  其后满洲地区的形势,是高句丽已经是满洲地区和朝鲜半岛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勿吉国是新兴势力,并不惧怕高句丽,按乙力支所言,“自云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已经打破高句丽吹嘘的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还占据了高句丽广大地盘。现在已经与百济联合,希望有很强势力的北魏也能加入进来,这样北魏也可以报高句丽多次不给面子的仇。

  但北魏拒绝了勿吉国的建议,当时北魏在政的就是以全面汉化改革著称的魏孝文帝。魏孝文帝是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是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但魏孝文帝是五岁即位,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乙力支的来访是太和初,所以当时孝文帝还没亲政,应该是文明太后执政。

  这位文明太后就是历史上的冯太后,是上边说到的北燕皇族冯氏,是鲜卑化的汉人,是建立北燕冯跋的孙女。就是北魏灭北燕的时候,当时被高句丽占先,带走了大批人马。但冯太后的父亲冯朗带着冯太后投降了北魏,历史记载冯朗“因罪被杀”,冯太后被罚当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 太安 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冯氏23岁时,26岁的文成帝驾崩。和平六年 (465年),12岁的太子拓跋弘献文帝即位,冯太后开始作为皇太后 执政。 献文帝亲政后,把冯太后的男宠李奕杀了。冯太后逼其退位,公元471年,由年幼的孝文帝继位。公元476年,当上太上皇的献文帝死去,《魏书.冯太后传》记载:“时言太后鸠之也。”就是当时社会都流传献文帝是为冯太后所鸩杀。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继续扶持孝文帝十四年。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时年48岁,此后魏孝文帝才开始亲政。冯太后总共执政二十多年,冯太后被认为是武则天、慈禧太后似的人物,武则天实际掌权也是二十三年,慈禧执政四十八年,冯太后的执政时间与武则天差不多。

  那时候,不仅是在北魏灭北燕的时候,高句丽抢先不给北魏面子,其后还是多次发生不给北魏面子的事情。《魏书》列传第八十八记载:

  “时冯文通率众奔之,世祖遣散骑常侍封拨诏琏令送文通,琏上书称当与文通俱 奉王化,竟不送。世祖怒,欲往讨之。乐平王丕等议待后举,世祖乃止,而文通亦寻为琏所杀。

  后文明太后以显祖六宫未备,敕琏令荐其女。琏奉表,云女已出嫁,求以弟女 应旨,朝廷许焉,乃遣安乐王真、尚书李敷等至境送币。琏惑其左右之说,云朝廷 昔与冯氏婚姻,未几而灭其国,殷鉴不远,宜以方便辞之。琏遂上书妄称女死。朝 廷疑其矫诈,又遣假散骑常侍程骏切责之,若女审死者,听更选宗淑。琏云:“若 天子恕其前愆,谨当奉诏。”会显祖崩,乃止。”

  高句丽接收北魏叛逃的冯文通,北魏索要,高句丽拒绝送回。冯太后要跟高句丽联姻,高句丽也是推三推四,一直拖到显祖死了,联姻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可以说冯太后身知高句丽多次不给北魏面子的事情,没有借机来报仇,而是曲心地说:“诏敕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三国同是藩附,就是说你们勿吉国、百济国和高句丽国都是我的藩属国,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要互相争战。

  1、有人称赞冯太后进行的改革是后来魏孝文帝全面汉化改革的基础,但她对外来说,主导还是求稳,高句丽当时也是地方上的一个霸主。如果北魏兴兵,劳民伤财,而且未必有把握取胜。即使能取胜,就如唐朝最后灭了高句丽,但路途遥远,没有中原人到那里移民。如果驻扎军队,建立行政统治,费用过高,并没有收益,所以唐朝最后也是收缩统治。其高句丽的土地最终为新罗和后兴起的渤海国占据。古代中原在那里用兵,是没有任何结果的。另外从冯太后个人身体来说,她是太和十四年去世,乙力支是太和初年来的,当时冯太后应该算是进入晚年,身体和精力也难以去指挥一场大规模战争。

  2、看到勿吉国虽是新兴国家。即使在肃慎满洲系民族没有兴起的时候,给中原的印象是尚武。在与中原缺乏联系的肃慎、挹娄时期,中原史书记载总是与”楛矢石砮“相联系。魏景元末,可能是有确切记载最早到中原,带去的礼物除传说中的”楛矢石砮“,还有弓甲、貂皮。而此次乙力支来带的500匹战马,可以说大多是军事用品,且能攻打下当地霸主高句丽十多村落,其实力自然不小。乙力支作为将军,必然也谈论了很多军事话题。乙力支具体举止虽没多写,但看看隋时候靺鞨来访,《隋书•列传》靺鞨条载:“开皇初相率遣使贡献。……高祖因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上顾谓侍臣曰: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想北魏的冯太后,看到乙力支大谈攻打高句丽问题,其感想跟后来的隋高祖一样,认为勿吉国”常作用兵意。”真的要把高句丽灭亡,勿吉国必然强大起来,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会对北魏也构成威胁。所以北魏自然不希望勿吉国强大,要求他们和平相处。

  据梁玉多先生在《简析勿吉国的对外扩张》一文中研究认为,勿吉国当时进入领土扩张时期,原来勿吉国只局限于三江平原一带,东面是大海,北边是人迹罕至的荒凉苦寒之地,所以只能向西和南去发展。勿吉国占领了北沃沮、夫余国,侵占高句丽、豆莫娄的土地。《魏书》记载 ”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言语独异。常轻豆莫娄等国,诸国亦患之。“说明此时勿吉国已经是当地最强,各邻国都非常害怕勿吉国。

  由身居三江平原的一隅,发展到占据满洲地区的一半领土,公开与高句丽相抗衡。

  勿吉的发展壮大,是肃慎满洲系民族的一个历史性转折,以前的记载的肃慎、挹娄都只是局限于一隅,如今可以公开与高句丽争霸,要占据满洲地区的主导地位。乙力支出使北魏事件,也可以显示出肃慎满洲系民族登上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历史舞台。

  北魏拒绝了建立军事联盟的请求,勿吉国并没有停止自己步伐,因单独力量很难对方高句丽,于是就把扶余国彻底灭了。根据历史记载,勿吉国灭亡扶余国是494年,乙力支出使北魏商谈军事联盟是在太和初,太和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时间是477年至499年,史载太和初,那应该是在477到480年间,肯定不会是494年,因为494年,怎么也不会说是太和初,是太和年号的后期了。勿吉国完全将扶余国灭了,其目的很可能避免因扶余国存在而掣肘,这样可以完全精力与高句丽开战。

  勿吉国肯定也是与高句丽交战多次,但最后并没有撼动高句丽在满洲地区的霸主地位。

  勿吉国虽然没有听从北魏的建议,进行其扩张的步伐,但因为发起与北魏进行的朝贡贸易有巨大经济利益,就是北魏开始全面汉化,学习以前中原朝代,为招来更多外夷朝贡,出手都非常大方,给大量赏赐。勿吉认为有经济利益,自从乙力支以来,开启长期交往之路。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勿吉国前后与北魏、北齐交往有37次之多,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正月勿吉国的来使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来了五百多人。借着与中原经贸往来,肯定促进了勿吉国的经济发展。

  在南北朝的后期,北齐时期,中原史书将勿吉写作靺鞨,目前学界已有定论,勿吉和靺鞨是同一词的音转,只是中原史书用的汉字不同。

  根据后来史书记载,勿吉或靺鞨形成七大部,内部分裂,导致互相战争,经过兼并,最后只剩下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离高句丽比较远,粟末靺鞨则高句丽又经过多次战争,最后粟末靺鞨分化,一部分与高句丽形成同盟,承认高句丽的宗主地位,高句丽与朝鲜半岛其他国家战争,以及与隋唐的战争,大多有粟末靺鞨军队与高句丽军队协调作战。另一部分粟末靺鞨则坚持与高句丽对抗,投奔隋朝,迁居到柳城(今天辽宁朝阳市柳城镇)。唐灭高句丽后,将紧密跟随高句丽的一些粟末靺鞨安置在营州(即柳城),与隋朝时候迁居这里的粟末靺鞨相聚。后来就是这些人,团结高句丽人,回到肃慎故地,建立渤海国,粟末靺鞨人与高句丽人互相融合,形成渤海族。

历史解密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 ...

历史趣闻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 ...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