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2月,天气还非常的寒冷,但是位于陕西岐山南麓的董家村却人头攒动,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一处周代的青铜器窑藏,而这一消息,让当时整个世界的考古界都为之沸腾。
窑内出土了从周穆王到周宣王,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总计37件,其中大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对研究从穆王以后到宣王这一段西周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等方面的历史,意义非凡。
在众多的珍贵文物中,周恭王时期的一个卫盉,盖内虽只有铭文132个,却记录了这样几个“故事”:
周恭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
而这些记录,清晰地反映出,最晚在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就已经出现了对土地的租赁、交换与买卖。
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土地租赁与买卖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关于私人间土地租赁与买卖的记录。
希腊于公元前434年才开展全国性土地丈量和分配,埃及于公元前300年才开展地籍的测量。仅从房地产的历史来看,中国确实傲视全球。
回溯到更古老的过去,在中国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却土地国有制。
这与我们今天的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形式上有些类似,但当时的土地国有制,又是“王有制”,全国的土地,都是国王一人所有。《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就说得很清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在《礼记·王制》中也说“田里不鬻(yù)”,什么意思?就是说土地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只能由国王来分封、赏赐、授予或收回。而在当时,岂止是土地,姓氏与生命,都是属于国王的。
秦始皇31年(公元前216),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自实田,即废除历来由国家给人民授田的制度。自此以后,土地的买卖兼并,就盛行了起来,土地也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了。
从王权所有制开始,到国家授田制,再到后来绝大部分土地都演变成了个人所有的私有制。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自此以后,“地主”一词,便逐渐为人们所知、所惧、所羡了。
而当一切发展到了晚清时期,不同的“地主”组成了从上至下拥有社会地位与政治特权的一国天子、世族地主、缙绅地主,以及社会地位较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民地主。
有的地主,修桥、铺路建祠堂寺庙,有的地主,欺男霸女,为富不仁。在封建制度发展的后期,甚至出现了苏鲁地区新媳妇,要先给地主睡三天的恶劣规定。
很多地主,不仅剥削为其工作的佃农、长工,也在不断地剥削着自己。他们一有钱便买地,并用地上产出的作物卖钱,继续买地。大部分的地主,家里并没有金山银山,桌上并没有山珍海味,他们所有的财富,都是祖传与买卖下来的一块块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
抗日战争之时,地主里有坏人,与日本人为伍,欺压百姓,也有好人,为革命志士们捐钱捐粮。
(《白毛女》剧照)
1905年8月,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从“平均地权”一个侧面,我们就能够想见封建社会后期,大量土地与资源,普遍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民怨沸腾的状况。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抓准人心,提出了升级换代的“打土豪、分田地”,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耕作热情,吹响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为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提到:
“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致政府措施,都是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的。”
从这一个角度切入,我们便可以看到,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也是土地不断分散、聚拢、扩张、再分散的历史。
公元765年前后,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18年末的今天,作为子孙儿女的我们,仍然在为“房子”所发愁,先贤们的夙愿,何时才能实现?
现在我们的一切,又是否对得起祖辈们曾经受过的苦难?
华夏民族,何时才能真正的不为房产所羁绊?
人物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3-02-03
解密作者:youbianjiang.com 2022-11-29
战争黑鹰坠落,越南,有过作者:膜吧网 2019-12-05
战争西晋,早在,香薰作者:40hd影视 2019-12-05
战争用了,早在,句话作者:粉粉香 2019-12-05
@ 2015-2025 www.youbianjiang.com 游边疆
本站资料部分为网友互联网收集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runsly@qq.com处理。粤ICP备18088508号-1